日本发行的新纸币以及其中的高科技
日本发行的新纸币以及其中的高科技
日本于2024年7月3日发行新版纸币,这是该国20年来首次更新纸币设计。新版纸币在设计元素、防伪技术和通用化设计方面都有显著改进,体现了日本文化和科技的最新发展。
新版纸币的设计元素
一万日元钞票
- 主色:褐色
- 正面人物:被称为“日本资本主义之父”的涩泽荣一(1840~1931)。涩泽荣一出身农民家庭,在明治新政府中担任大藏省官吏,后转做实业,参与创立了约500家企业。
- 背面图案:1914年竣工的东京站丸之内一侧出站口外观。东京站历史悠久,丸之内出站口通往皇宫,是日本的国门。
五千日元钞票
- 主色:紫色
- 正面人物:著名女性教育家津田梅子(1864~1929)。她是日本首位女留学生,回国后创办了女子英学塾(现在的津田塾大学)。
- 背面图案:备受日本民众喜爱的紫藤花,在《古事记》和《万叶集》里都有记载。
一千日元钞票
- 主色:蓝色
- 正面人物:被称为“近代日本医学之父”的微生物学家北里柴三郎(1853~1931)。他在全球首次成功培养破伤风杆菌,并确立了血清疗法。
- 背面图案:葛饰北斋的名画《富岳三十六景》系列作品之一“神奈川冲浪里”。
新版纸币的高科技特征
新版日币采用了最新的防伪技术和通用化设计。其中,防伪技术在世界上首次采用了“3D全息图”技术。据日本银行介绍,新纸币有四个特征:
- 一摸就知道真伪。由于采用了深凹版印刷,摸起来有一种凸凹不平的感觉;
- 可以透视。因为采用了高精细的透视技术;
- 图像有立体感。钞票上的历史人物肖像呈现三维转动效果,因为采用了“3D全息图”技术;
- 用工具可以分辨真伪。比如用放大镜可以看到隐藏得非常小的文字,用紫外线照射则会有日银总裁印章出现,因为采用了精密加工与特殊发光印墨。
所谓“通用化设计”,有三个特征:
- 触觉辨别真伪:新纸币统一采用11条斜线,置于三种币值纸币的不同位置,闭着眼睛也可以辨别真伪,视障人士可以利用钞票上的触觉标记识别面值;
- 额面数字的大型化,便于不同年龄和国籍的人轻松识别;
- 三种币值纸币的不同位置植入不同的全息图与不同的透视间隙,因而通过视觉便可以辨别真伪。
新纸币发行的意义
新纸币的设计力求体现日本文化和历史的丰富性。日本政府表示,到明年3月底,将印制近75亿张新钞。新钞发行后,现有钞票仍将有效。发行新纸币伴随着巨大的费用,虽然没有公开详细的数字可查,但可以预见,此类项目涉及的成本包括设计、生产、流通和设备更新。例如,自动取款机和其他需要处理现金的机器都需要进行相应的升级,以适应新纸币的发行。换一种思路思考,新纸币的发行也能变相地刺激相关产业的投资与发展。
研制新纸币培育出来的新技术还可以应用到其他领域。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 高安全性:新纸币的3D全息图、高分辨率水印等技术在防伪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这些技术可以大大增强身份证、护照、门票、交通卡等的安全性;
- 多功能性:这些技术不仅适用于货币,还可以应用于多种领域,包括奢侈品防伪、药品包装、电子产品标签、金融票据和支票等。
因此,有观点认为新纸币的发行向世界展示了日本的先进技术,有利于日本企业在全球的发展。
发行新纸币的背景分析
令人费解的是,新纸币的推出时期正值日本政府致力于推动无现金支付(即数字支付)之际。日本的无现金支付量近来持续增长,但仍未达到政府设定的2023年在总支付量中占比约40%的目标。作为一个趋势,虽然缓慢,但未来无现金支付的场景会越来越多。那么,在新纸币上花这么大的力气,岂不与政府目标相悖?
综合分析,日本选择发行新纸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 防伪技术的更新:随着技术的进步,伪造纸币的方法也在不断升级。发行新纸币可以采用最新的防伪技术,进一步防止假币流通,保护金融体系的安全。
- 现金文化:在日本,现金支付仍然非常普遍,尤其在日常小额交易中。很多商店和餐馆仍然主要依赖现金支付。因此,新纸币的发行可以满足这一需求。
- 灾害应急:在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的日本,电子支付系统可能在灾害中受到影响。而现金在这些情况下依然是最可靠的支付方式。
- 国际旅游:日本是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对现金的需求依然很大。发行新纸币可以确保游客和本地居民都有足够的现金使用。
- 象征意义:发行新纸币也是一个国家展示其文化和历史的一种方式。通过新纸币的设计,向世界展示日本的历史人物和文化遗产。
综上所述,尽管数字支付在增加,现金在日本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地位,新的纸币能够提升安全性和文化展示,同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总体而言,尽管成本不菲,但新纸币的发行是为了增强防伪能力,确保金融系统的稳定和安全,并应对仍然广泛使用现金的现实需求。这是日本政府在平衡安全性和经济性后作出的决策。
本文原文来自keguanj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