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国庆打卡地: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国庆打卡地: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

引用
搜狐
9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63126038_121124407
2.
http://www.sasac.gov.cn/n2588025/n2588124/c30151999/content.html
3.
http://www.qiyezhanting.com/news/27945.html
4.
https://m.bj.bendibao.com/jingdian/guojiabowuguan/content/
5.
https://www.mct.gov.cn/wlbphone/wlbydd/xxfb/zsdw/202412/t20241210_956782.html
6.
https://www.chnmuseum.cn/zl/zlxw/202410/t20241028_270377.shtml
7.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05/09/40066813_1135759246.shtml
8.
https://m.bj.bendibao.com/news/300428.html
9.
https://www.chnmuseum.cn/portals/0/web/zt/202410fzhhqrh/

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其新馆于2011年竣工,2012年正式对外开放,建筑面积达4.5万平方米。新馆以“鼎”为设计意向,整体呈现四方之形,象征着“四方之极”,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01

2026件文物讲述中华文明

走进国博,一件件精美藏品、一段段珍贵记忆、一个个动人故事,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精神、文化,饱含着生生不息的力量。国博平均每天接待观众2万余人,“来国博,看中国,读世界”,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观众的文化选择,并从中获取丰厚的文化营养。

“古代中国”基本陈列是国博的常设展览,展出文物2026件,其中包括一级文物521件。红山文化玉龙、四羊方尊、绿釉鸱吻、马头鹿角形金步摇、霁青釉金彩海晏河清尊……一件件历史宝藏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观赏。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古人的智慧与生活,更让观众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02

国庆特色展览:红色经典与国徽故事

2024年国庆节前夕,“风展红旗如画——馆藏红色经典文物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许多观众纷纷前来参观展览。图为观众在展览中与国徽合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制定始于1949年6月,负责拟定国旗、国徽、国歌方案的是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六小组,组长马叙伦,副组长叶剑英、沈雁冰。7月13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发布征集启事,公开向全国人民征集国旗、国徽、国歌方案,并提出国徽设计“应注意:(甲)中国特征;(乙)政权特征;(丙)形式须庄严富丽”等三项具体要求。短短一个多月时间,收到国内群众和海外华侨的国徽应征稿件112件,图案900幅,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对新中国的热爱和对国徽设计工作的关注。

03

创新科技与教育活动

在数字化发展的今天,国博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参观体验。3D打印、VR体验等技术让文物“活”起来,多媒体导览系统帮助观众深入了解展品背后的故事。同时,国博还开发了20门面向中小学生的课程,提供1034场次研学服务,让博物馆真正成为一所“大学校”。

04

文创产品:把博物馆带回家

近年来,国博的文创产品备受追捧。以明孝端皇后凤冠为灵感设计的冰箱贴成为“爆款”,每天限量销售3500件,截至11月27日已售出超53万件。此外,万福绵长、金玉满堂、龙腾四海、海晏河清等13款特色拉花咖啡,以及各类饰品、笔记本等文创产品,让观众在参观之余还能“把博物馆带回家”。

05

社会影响:让文物“活”起来

据统计,一年来,来国家博物馆看展的35岁以下观众占比过半,达到62.09%。为什么越来越多观众特别是年轻人,愿意走进博物馆?国博的观众留言簿给出了答案。一名观众在参观后写道:“一国之博物馆,让一代又一代国人了解历史。”几名年轻观众在看过“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后,不约而同地先后写下“我爱中国”“我也爱中国”“我非常爱中国”。

中国国家博物馆不仅是文物的收藏地,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通过不断创新的展览方式和教育活动,国博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说话”,让文化“传承”,真正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殿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