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沟通小窍门:从基础原则到实战技巧
职场沟通小窍门:从基础原则到实战技巧
在职场中,良好的沟通是建立和谐关系的关键。无论是通过倾听、表达共情还是适时提供帮助,这些小窍门都能让你在职场如鱼得水。比如,在面对同事的倾诉时,用肢体语言表达关心;在项目讨论中,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并给予反馈。这些看似简单的技巧,却能大大增进你与同事之间的信任和合作,让工作更加顺畅愉快。
职场沟通的基本原则
在职场中,沟通如同桥梁,连接着每一位职场人士的心灵与智慧。有效的沟通不仅能让工作更加顺畅,还能让团队关系更加和谐。那么,如何与同事进行有效沟通呢?下面,我将结合个人经验和一些幽默的比喻,与大家分享我的心得。
清晰、准确、及时
有效沟通,首先要做到清晰、准确、及时。想象一下,如果你在与同事交流时,信息含糊不清,或者传递了错误的信息,那不就如同在黑暗中摸索,难以找到正确的方向吗?因此,我们要确保自己的表达准确无误,让同事能够迅速理解我们的意图。
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
在职场中,沟通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同我们出行时可以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面对面交谈、电话会议、电子邮件、即时消息等,都是我们可以选择的沟通方式。在选择沟通方式时,我们要根据信息的性质、紧急程度以及参与者的可访问性来决定。比如,对于重要且紧急的决策,我们可以选择面对面交谈或电话会议;而对于一些日常的工作交流,则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即时消息进行沟通。
确保信息闭环
在沟通中,我们不仅要发出信息,还要确保信息被对方接收并理解。这就像在计算机通信中的“握手”机制一样,我们需要等待对方的回复,以确保信息传递的闭环。如果没有回复,我们就需要主动询问对方是否收到并理解了我们的信息。这样的沟通方式,不仅能让我们的工作更加高效,还能避免因为信息误解而导致的纠纷。
与不同层级的沟通策略
与下级沟通:要像园丁一样细心呵护。首先,我们要尊重下级的意见和感受,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和支持。其次,我们要认真倾听下级的想法和反馈,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时,我们也要避免过于强势或过于客气,要找到一种既能保持权威又能保持亲和力的沟通方式。
与上级沟通:要像侦探一样敏锐洞察。首先,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明确自己的目的和观点。其次,我们要尊重上级的意见和决策,同时也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在与上级沟通时,我们要避免过于谄媚或过于直接,要找到一种既能展现自己的价值又能维护团队和谐的沟通方式。
职场沟通的关键技巧
双向沟通
职场沟通中,聆听跟说话同等重要。身为协同合作的团队成员,有一个任务就是聆听其他人的想法而不只是逕自表達自己的想法。以下是兩個常見的聆聽類型:
为回覆而聆聽:當您是為回覆而聆聽時,您會專注於您接下來要說什麼,而不是另一個人在說什麼。使用這類型的聆聽方法,您很可能遺漏關鍵資訊,或甚至複述另一個人剛剛才說過的話。
為瞭解而聆聽:與其如此,不妨採用聆聽瞭解法,即聽取另一個人要說什麼,而不要思考自己要如何回覆。若確實有話想說,請把它寫下來,以便再回來聆聽並瞭解,而不是試圖記著您接著要說的事。
注意肢体语言和语气
沟通的重点不仅在于你说了什么,还关乎你说话的方式。务必避免双臂抱胸,或回覆得太简短而显得鲁莽。通常你的肢体语言可能与当下的情境无关,你或许是累了或对个人生活中的某件事感到压力。但你的团队成员可能不晓得这个状况,就可能因为看到你的举动而认定你在生气或对某件事不高兴。针对困难的对话,尤其要试著放鬆自己的肢体语言和表情,以免不经意地表现出可能错误解读的线索。
紧扣事实,避免主观解读
“事实与故事”是Conscious Leadership Group共同创办者Diana Chapman建议的一种技巧。在这里所说的“事实”是指实际发生的事——会议室中每个人很容易达成一致的事。相对地,“故事”则是你对情况的解读。
例如,在小团队会议中,经理因为不满意你的工作而向你提供即时反馈,这是一个事实。但是,你由于并没有预期该反馈的发生,而你认为自己的经理之所以即时分享了这个反馈,而不是等到和一对一会议才说,是因为他们对你的工作感到不满,这就是一个“故事”,因为你无法得知究竟事实是否如此。
故事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所有人都会从事实杜撰出故事。但是我们应区分故事和事实,并避免过度解读。
职场沟通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过度追求简洁
很多人认为沟通要高效简洁,就是“少说几句、少写几行”。但事实上,简洁不等于简短。你可以写出一份1500字的备忘录,依然保持简洁;也可以写出一份150字的备忘录,却显得空洞无物。简洁是指用词精炼,关键在于密度而非绝对长度。
忽视关键信息
过度简化可能会损害信息的完整性。有时候必要的细节反映了情况的复杂性。在这种情况下,过度追求简洁可能会损害信息的完整性和深度。
沟通技巧
弄清要点:处理信息、理出头绪、分清主次、组织整理、精要表达。有时人们表达啰嗦,是因为跟着意识流,想到哪说到哪,信息没有主次之分,甚至没有逻辑——对方也不知道你最想强调的是什么——因为信息的权重相同。
用2~3句话陈述主要观点:如果只用1句话,你可能会因为想要找到“完美”的那句话而陷入分析瘫痪;如果是10句话,很容易变成长篇大论,失去控制。但用2~3句话,会迫使你陈述核心论点以及你对听众的期望。
提醒自己缩短表达时间:大多数人一开始都抱着简明扼要的良好愿望。但在不知不觉中就开始滔滔不绝,扯得太远,最后失去重点。
提高对形势的敏感度:滔滔不绝地说话会让人觉得你资历尚浅。想象一下你敬佩的管理者——他们说话时通常不匆不忙,会在话语间自然地停顿、呼吸。
不要过于简洁:关键信息应当主动提供,而无需等别人来问。不要强迫他人费力地从你这里一点点挖掘基本信息,这样做既懒惰又不负责任。
书面交流中,“要点在上,背景在下”:主动将要点与背景分开,能让读者首先迅速理解你的核心观点,然后再深入了解更多细节。这样安排让读者有自主选择权,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阅读多少背景信息。
成功沟通案例分析
不会沟通,从同事到冤家
小贾是公司销售部一名员工,为人比较随和,不喜争执,和同事的关系处得都比较好。但是,前一段时间,不知道为什么,同一部门的小李老是处处和他过不去,有时候还故意在别人面前指桑骂槐,对跟他合作的工作任务也都有意让小贾做得多,甚至还抢了小贾的好几个老客户。
起初,小贾觉得都是同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忍一忍就算了。但是,看到小李如此嚣张,小贾一赌气,告到了经理那儿。经理把小李批评了一通,从此,小贾和小李成了绝对的冤家了。
案例点评:
小贾所遇到的事情是在工作中常常出现的一个问题。在一段时间里,同事小李对他的态度大有改变,这应该是让小贾有所警觉的,应该留心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了。但是,小贾只是一味的忍让,这个忍让不是一个好办法,更重要的应该是多沟通。
小贾应该考虑是不是小李有了一些什么想法,有了一些误会,才让他对自己的态度变得这么恶劣,他应该主动及时和小李进行一个真诚的沟通,比如问问小李是不是自己什么地方做得不对,让他难堪了之类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喜欢与人结怨的,可能他们之间的误会和矛盾在比较浅的时候就会通过及时的沟通而消失了。
但是结果是,小贾到了忍不下去的时候,他选择了告状。其实,找主管来说明一些事情,不能说方法不对。关键是怎么处理。但是,在这里小贾、部门主管、小李三人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那就是没有坚持“对事不对人”,主管做事也过于草率,没有起到应有的调节作用,他的一番批评反而加剧了二人之间的矛盾。正确的做法是应该把双方产生误会、矛盾的疙瘩解开,加强员工的沟通来处理这件事,我想这样做的结果肯定会好得多。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主动地沟通,真诚地沟通,策略地沟通,如此一来就可以化解很多工作与生活中完全可以避免发生的误会和矛盾。
同样的事物,不同的理解
前些日子出差,客户的公司门口有一家宠物店,看到宠物店中有一条小狗,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把小狗买了下来带回家去。
晚上给二姐打电话,告诉她我买了一条博美,她非常高兴,马上询问狗是什么颜色,多大了,可爱吗?
晚上,大姐打电话来询问我最近的情况,小狗在我接电话的时候叫起来,大姐在电话里一听到有狗在叫,就问是否很脏,咬人吗?有没有打预防针……
同样是对于一条狗的理解,然而不同的人反映的确差别很大。二姐从小就喜欢狗,所以一听到狗,在她的脑海中肯定会描绘出一幅一条可爱的小狗的影像。而大姐的反应却是关心狗是否会给我们带来什么麻烦,在脑海中也会浮现出一副“肮脏凶恶的狗”的影像。
案例点评:
看来,同样的一件事物,不同的人对它的概念与理解的区别是非常大的。在我们日常的谈话与沟通当中也是同样的。
当你说出一句话来,你自己认为可能已经表达清楚了你的意思,但是不同的听众会有不同的反映,对其的理解可能是千差万别的,甚至可以理解为相反的意思。这将大大影响我们沟通的效率与效果。
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理解。在我们进行沟通的时候,需要细心地去体会对方的感受,做到真正用“心”去沟通。
物业管理处与业主的沟通案例
北京天创世缘商住两用小区三层,新华书店正在进行二次装修——拆除原有装修后再重装,工程量大,楼上业主长期被装修噪音所困扰。刚生产不久的李姓业主,在多次沟通无效的情况下决定将自家单层玻璃窗换成密封性较好的双层中空玻璃塑钢窗以降低噪音。但天创世缘小区的窗玻璃全是绿色的,而非普通塑钢窗玻璃的白色。因此,物业管理处与李姓业主(客服称呼“李姐”)协商,表示在不影响楼宇外立面样式统一的情况下,同意其根据自身需求更换窗玻材质,但颜色必须是绿色的。
李姐经过询价,得知将普通白色塑钢窗增加一道覆膜工艺改成绿色塑钢窗,需多花一千多元钱。同时,李姐认为更换玻璃窗是因物业管理不善引起的,对她来讲换窗户的费用是一笔“额外的家庭支出”,所以她坚决不同意再支付一千多元的覆膜费用,表示一定要换成白色的塑钢窗。管理处客服人员、工程主管先后与其沟通均无结果,甚至在电话里发生了争吵。得知此事后,作为管理处客服主管,我立即拨打该业主的手机,欲与其进行一次有效的沟通。但正对此事满怀情绪的业主根本无法正常沟通,电话沟通也以喊叫之后挂断电话而结束。
面对这种情况,物业管理人员如何才能与这位业主进行有效的沟通呢?于是我想到了手机短信。
我 19:56:李姐,很抱歉我不能及时出现在现场来帮您想办法,无论您是否会考虑我的建议,我希望您能看完这条信息。首先,既然您最终选择这个厂家,我想您肯定有您的理由,但您可以考虑换个更经济的方式来改变颜色,比如喷漆。其实我们希望保持楼宇外立面的统一主要也是为您的利益考虑。至于您说的打官司,我希望这只是您的一句气话。虽然我可能还不算您的朋友,但我在天创小区的时间里,我们不会仅限于这一件事,还有很多打交道的机会,愿我们相处愉快。
心得:1、对于情绪激动的沟通对象,给业主留点冷静思考的时间,使其“降温”,短信的方式比直接对话更有利于促成一次有效沟通。2、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首先站在业主的角度认同其想法,让业主感觉客服和她是站在一起的,取得业主愿意沟通的信任之后再就事情本身对业主讲道理。3、最重要的是,把业主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处理,这样才能最终换得业主的信任。4、任何时候、任何方式的沟通都不能忘记有礼有节,这也是服务业的基本要求。
李姐19:59 :回头联系。
分析:简短的四个字,却足以传递业主愿意沟通的信息。只是,她还并不愿意马上沟通。
我20:10:欢迎随时联系。
心得:想尽快促成有效沟通,那就需要向业主表示出主动。主动引导的目的是要业主按照自己的节奏来交流沟通,那么不妨“厚脸皮”吧。
李姐20:21:你的涵养让我佩服,看来我该学学你。
分析:不要单纯以为业主是在夸你,也不必理会这句话里含了多少酸意。只要她肯回复信息,达成沟通就是有希望的。
我20:28:李姐,很多时候我也会激动,很多次的激动、恼怒之后才知道它们并不能让问题消失。现在,请您看看可爱的宝宝吧,他的笑是平复情绪的至佳良品。(附彩信照片)
心得:言明沟通的必要性——激动、恼怒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结合业主刚刚生育的情况,从母亲对孩子的爱入手,引导其平复情绪。
李姐21:03:我们是朋友,不从工作关系上讲。
这个案例展示了在面对情绪激动的沟通对象时,如何通过短信沟通的方式,给对方留出冷静思考的时间,避免直接对话可能引发的冲突。同时,通过换位思考和同理心的表达,成功化解了矛盾,达成了有效的沟通。
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成功的职场沟通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更需要具备同理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面对冲突和误解时,主动沟通、换位思考和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是关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职场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推动工作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