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故里新貌:广安牌坊村的蝶变之路
小平故里新貌:广安牌坊村的蝶变之路
2025年元旦前夕,四川省广安市启动了“冬游广安”文旅消费季,推出六大类冬季旅游产品和五条精品旅游线路,同时举办百场系列主题活动,并发放500万元文旅消费券。这一系列举措背后,是广安市以“邓小平故里”为核心,打造文旅新形象、强化文旅核心竞争力的雄心。
作为邓小平同志的家乡,广安市协兴镇牌坊村承载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红色记忆。为提升文旅品质,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对牌坊村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此次改造以“红色文化+乡俗记忆”为特色定位,旨在打造一个集红色教育、乡村旅游、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文旅新地标。
创新规划:一中轴、一路网、十一组团、七花园
设计团队在充分尊重原有村落肌理的基础上,精心规划了“一中轴、一路网、十一组团、七花园”的空间布局。其中,一中轴以邓小平铜像广场为核心,串联起多个重要节点;一路网则通过优化道路系统,提升交通便捷性;十一组团围绕居住、旅游、文化等功能展开;七花园则点缀其间,营造优美环境。
完善配套:提升服务功能与景观风貌
改造项目重点完善了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及旅游接待设施。新建的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公共厕所等设施,极大提升了景区的服务能力。同时,对村内建筑进行风貌改造,既保持了川东民居特色,又融入了现代元素。
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与乡土记忆的融合
改造过程中,特别注重红色文化和乡俗记忆的传承。通过设置主题雕塑、文化墙、历史展板等方式,生动展现邓小平同志的成长足迹和革命历程。同时,保留和修复了部分传统建筑,让游客在体验红色文化的同时,也能感受川东乡村的淳朴民风。
生态优化: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项目充分考虑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优化。通过植树造林、水系整治、景观提升等措施,打造了一个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改造后的牌坊村不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是一个适合居住、创业的和美乡村。
未来展望: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引擎
改造后的牌坊村将与邓小平故里旅游区形成联动效应,成为广安文旅发展的重要节点。同时,随着广安牌坊村建川博物馆聚落项目的推进,这里将打造成为小平故里新名片、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节点以及全国最大村级博物馆聚落,进一步丰富广安的文旅内涵。
广安市文旅资源丰富,拥有六大类文化资源24762处,旅游资源7969处。在“小平故里行·华蓥山上居·嘉陵江畔游”三张名片的引领下,广安正以创新思维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努力实现从“网红”到“长红”的转变。
牌坊村的改造升级,不仅是对一个村庄的简单改造,更是对红色文化传承、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实践。它将为广安文旅发展注入新活力,成为展现中国乡村新貌的又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