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塘岛:水獭重返海岛的生态故事
金塘岛:水獭重返海岛的生态故事
2024年4月的一个傍晚,舟山金塘岛的夜幕刚刚降临,一群特殊的“铲屎官”正在电脑前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画面中,一只水獭从河水中探出头来,双爪捧着小鱼吃得津津有味;另一只则站在河边的石头上,开始标记自己的领地。这些珍贵的画面,来自布设在岛上的红外相机,记录着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曾经在浙江绝迹近30年的水獭,正在金塘岛悄然回归。
水獭,这种曾广泛分布在中国的淡水生态系统顶级捕食者,由于过度猎杀和栖息地破坏,数量急剧下降。直到2018年,浙江才再次确认水獭的存在。而金塘岛,这个位于舟山群岛西南部的小岛,如今已成为浙江省内水獭密度最高的栖息地。
2023年10月,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的支持下,杭州原乡野地生态保护与研究中心在金塘岛启动了水獭社区保护地试点项目。项目团队由一群年轻的“铲屎官”组成,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追踪水獭的踪迹,采集粪便样本,维护红外相机,试图揭开这个神秘物种的生存密码。
项目启动以来,团队已在岛上布设了超过110台红外相机,拍摄时长超过10个月,累计获取水獭视频1500余条。这些数据不仅帮助研究人员绘制出金塘水獭的分布地图,还为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水獭的食性,团队还进行了鱼类本底调查和粪便内容物分析。目前已完成近50种淡水鱼类的名录,并收集了81份干燥粪便和296份新鲜粪便样本。通过DNA分析,研究人员已经确认水獭的食物来源包括至少10种淡水鱼类。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充分调动了社区参与和公众教育的力量。团队不仅培训了50名水獭监测员,还开展了8次面向公众的科普活动,覆盖群众千余人。此外,项目还制作了科普宣传片,播放量已超过4.6万次,进一步提升了公众对水獭保护的关注度。
然而,保护工作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金塘岛上的河道频繁出现电鱼、毒鱼等非法行为,严重威胁水獭的生存。为此,舟山市检察院与项目团队合作,设立了“公益诉讼检察——金塘水獭保护联络点”,共同推动解决这一问题。
未来,项目团队将继续推进水獭监测与数据收集,实时更新岛内水獭的活动范围、活动节律、栖息地偏好等信息。同时,他们还将进一步开展社区调查,联动当地其他社群组织,最终确定水獭保护小区的选址,并与管理部门协商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模式。
金塘岛水獭保护项目的成功经验,不仅为浙江乃至全国的水獭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更展示了多方合作在生态保护中的重要作用。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和公众参与度的提高,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曾经消失的物种,将在金塘岛重新找到属于自己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