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癸卯兔年春节:非遗新篇,双春纳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癸卯兔年春节:非遗新篇,双春纳福

引用
中国科技网
11
来源
1.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5-01/28/content_291922.html
2.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2-03/doc-ineicywi7791491.shtml
3.
https://www.chinanews.com/gn/2025/02-01/10362393.shtml
4.
http://cpc.people.com.cn/n1/2025/0203/c64387-40411861.html
5.
http://www.qstheory.cn/20250125/30639ed4b02e4c52a95f9457c5d37644/c.html
6.
https://www.hshan.com/news/gnnews/2025-02-03/943815.html
7.
https://wlzbq.nanyang.gov.cn/2024/04-11/410062.html
8.
https://wannianrili.bmcx.com/2024-02__wannianrili/
9.
https://www.yzwb.net/zncontent/4300853.html
10.
http://www.news.cn/20250125/5a89a114ac494a42a0f1a47d0c971198/c.html
11.
https://zjw.beijing.gov.cn/bjjs/xxgk/zwdt/zz/543521699/index.shtml

2023年1月22日至2024年2月9日,我们迎来了癸卯兔年,这是一个特殊的双春年——在这一年中,我们将迎来两个立春,分别在正月初六和腊月十七。这种历法现象引发了人们对“双春年”寓意的诸多讨论。有人认为这是“双春双喜”的吉兆,也有人将其与“孤鸾年”等不祥之说联系起来。然而,从历法角度来看,双春年只是农历与阳历周期性差异的结果,与吉凶祸福无关。正如专家所言,我们应该以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这一现象,摒弃迷信观念,以轻松的心态迎接新春。

癸卯兔年不仅是双春年,更是春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非遗版春节”。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彰显了春节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激发了各地创新春节活动的热情。

在国内,各地纷纷推出富有创意的春节活动。福建蟳埔村的“簪花围”民俗吸引游客体验,广东佛山的醒狮表演展现广府文化特色,浙江乌镇则引入机器人拜年表演等现代元素,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值得一提的是,河南商丘柘城县马庄村村民马春风,连续多年在自家小院举办“村晚”并进行网络直播,其账号“唢呐村的事”已吸引90多万粉丝关注。这种自下而上的文化创新,展现了春节习俗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春节的影响力持续扩大。俄罗斯莫斯科新春庙会上,火红的灯笼、精彩的汉服表演和地道的中国美食吸引着当地市民和游客;阿联酋迪拜的中国新能源车大巡游,将传统节日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德国柏林的留学生春晚规模盛大,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活动;西班牙马德里的中西文化融合晚会和春节公路跑,让世界各地的人们共同感受春节的魅力。

随着春节申遗成功,各地纷纷推出非遗特色旅游线路。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31条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涵盖北京“古道拾遗”非遗体验之旅、吉林郭尔罗斯非遗特色之旅等。春运期间,除了传统的回乡过年,还出现了“反向团圆”和“旅行过春节”等新趋势。在列车上,川剧变脸、胶东版画、鄂伦春族口弦琴等非遗表演轮番上演,让旅途充满文化气息。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萧放指出,春联、年画、鞭炮、龙灯、狮舞、团年饭、拜年、庙会、社火、压岁钱等年俗细节,共同营造了年节的祥和氛围。同时也要积极将现代社会生活的新内容融进传统之中,如看春晚、网络拜年,或者自编自导自演“村晚”,这些都促成了春节习俗跨地域、跨文化的传播与分享。“我们要在守正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而让非遗更好与时代同步伐。”

癸卯兔年的春节,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新时代精神的诠释。在全球化的今天,春节不仅是一个民族节日,更是一张展现中华文化魅力的金色名片。它跨越时空,连接着过去与未来,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感,向世界传递着和平、和谐、和睦的美好愿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