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福海人家:见证福海历史变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福海人家:见证福海历史变迁

引用
人民网
9
来源
1.
http://xj.people.com.cn/BIG5/n2/2025/0125/c186332-41120765.html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20A05XEF00
3.
http://www.altxw.com/yw/202405/t20240515_21313713.html
4.
http://szbaike.com/travel/m-culture/2024-12-30/10169.html
5.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615/03/28516453_1126233717.shtml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8%85%E6%9C%9D
7.
https://www.sz.gov.cn/cn/xxgk/zfxxgj/gqdt/content/post_11524782.html
8.
https://www.clzg.cn/article/722828.html
9.
https://www.orangenews.hk/culture/1222848/%E7%B4%AB%E8%8D%8A%E6%96%87%E5%8C%96%E9%9B%86%E5%9C%98%E4%BA%AE%E7%9B%B8%E6%96%87%E5%8D%9A%E6%9C%83-%E8%81%9A%E9%9B%86%E5%9C%8B%E9%A2%A8%E6%B8%AF%E9%9F%BB%E8%9E%8D%E5%90%88%E4%B9%8B%E5%91%B3-%E5%B1%95%E7%8F%BE%E7%A7%91%E6%8A%80%E6%96%87%E5%8C%96%E7%A2%B0%E6%92%9E%E4%B9%8B%E7%BE%8E.shtml

福海人家小楼,这座始建于1980年代末的建筑,见证了福海街道从滩涂到现代化城区的沧桑巨变。小楼位于珠江口咸淡水交界处,是福海街道的重要人文地标,如今已被改造成为福海人文馆,向人们展示着这片土地上的独特文化和历史变迁。

01

基围人的奋斗史

福海街道的基围文化可以追溯到400多年前。那时的和平、新和社区还只是一片广袤的滩涂。基围人并不是福海的原住民,他们从周围各地流浪至此,沿着滩涂建起“基堤鱼水围”,他们居无定所、漂泊不定,也被称为“水流柴”。1951年春,宝安土改工作团在普查时惊诧地发现,这滩涂海岸线的“村子”竟连名字都没有!经此一事,福海的基围人拥有了“和平村”这个村名,也终于结束了漂泊的历史,第一次分到属于自己的土地。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老一辈基围人响应“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向海要地、向滩涂要粮,依靠人扛牛拉,用双手和汗水造出了“万亩良田”,书写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也赢得了“全国农业学大寨,广东农业学和平”的美誉。改革开放之后,基围人的工业发展步伐显著加快,“三来一补”企业相继进驻和平、新和社区,厂房拔地而起。

02

福海人文馆:文化传承的新阵地

福海人文馆作为福海街道的文化地标,承载着展示和传承当地文化的重要使命。馆内展示了丰富的广府文化元素,包括传统手工艺品、历史文献、老照片等,让参观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福海地区的历史脉络。其中,正气家风展区通过展示历代名人的家书、家训,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为辖区党史学习教育和支部活动的重要阵地。

03

独具特色的基围文化

基围文化是福海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福海街道连续5年举办基围文化嘉年华活动,通过演出、展览等形式,展现基围人的生活习俗和精神风貌。其中,咸水歌和和平女子舞龙是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咸水歌又称“疍家歌”,诞生于漂泊在水面上的渔民聚落之中,是渔歌的一种,也是基围文化的代表性民歌。以前主要以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流传,为对基围文化进行寻根溯源,福海已陆续编印了《福海基围咸水歌谣集》等4本专著,“望如网的河道,飞舟轻渡如箭,看南海的壮观啰,好景独在这边啰……”这些福海咸水歌将成为代代基围人传承精神的珍宝。

和平女子舞龙队,是深圳市首支女子舞龙队,也是宝安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她们英姿飒爽,刚中带柔,将“龙”顽强进取、独立自强的精神与基围人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完美融合。和平女子舞龙队在2021年以《巾帼显英姿》节目获得广东省龙狮大赛女子规定套路冠军,2024年作为深圳唯一应邀的队伍参加2024年中马建交50周年暨龙狮汇演及文化交流活动,实现从社区舞台到走出国门的大跨越。

04

福海美食:舌尖上的基围文化

福海的美食文化同样独具特色。当地流传着“春鳊秋鲤夏三黎,冷鲚热鲈冬至鳝”的饮食谚语,体现了基围人顺应时节、就地取材的饮食智慧。福海十大金牌基围美食中,黄油蟹堪称一绝。这种生长在咸淡水交界处的螃蟹,只有在农历五月末至八月中旬才能捕获。成熟的膏蟹在浅滩产卵时,受到阳光刺激后蟹膏分解成金黄色油质,渗透至体内各个部分,蟹身呈橙黄色,故被称为黄油蟹。黄油蟹油膏甘香、肉质鲜嫩,成为诸多饕餮的“心头好”,蒸好的黄油蟹揭开蟹盖,蟹油香味扑鼻而来,蟹盖上一层黄澄澄的蟹膏,油质甘香嫩滑,美味独特。

05

深港合作:福海发展的新机遇

2021年9月,福海街道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前海扩区将福海街道西面纳入规划范围,深港先进制造业合作区应运而生。这片总面积约13.67平方千米的土地,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内唯一以制造业为特色的深港合作平台。合作区内汇聚了近2500家制造业企业,其中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家、上市企业7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家、港资制造业企业221家。这里每平方千米就有30家港企扎根,成为港企在内地的重要“根据地”。

深港智能制造共性技术平台的启用,为两地制造业企业提供了一站式生产性服务,实现了“香港所需”与“深圳所能”的精准对接。合作区还设立了深港职业人才培训基地,助力香港青年融入内地就业市场。此外,合作区在香港沙田新贸中心设立了驻港办事处,为香港居民了解合作区提供便捷渠道。

如今的福海街道,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来自四方的宾客。这里是福海,国际会展熠熠生辉、经济发展枝繁叶茂、先进制造群英荟萃,这是一片福泽之海、机遇之海、梦想之海。守正是福,海晏河清。这里是福海,立新湖畔波光粼粼、童声飞扬笑语盈盈、基围文脉绵延不绝,这是一片温暖之海、和谐之海、幸福之海。

长路漫漫,征途未竟。伴随着前海“扩区”、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深圳“20+8”产业集群等战略规划相继落地,福海发展的风口已至、未来已来:空港会展世界级商圈正在加速打造,优势商业资源正在集结;深圳(前海)国际数据产业园已谋篇布局,千亿级数据产业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海洋新城蓄势待发,蓝色经济浪潮引领创新高地……多重机遇纷至沓来。让我们在粤港澳大湾区与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这奔腾向前的时代大潮中逐梦同行、共赴山海,一同见证属于福海的璀璨未来与无限可能。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