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湟水国家湿地公园:青藏高原上的生态明珠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湟水国家湿地公园:青藏高原上的生态明珠

引用
人民网
10
来源
1.
http://qh.people.com.cn/n2/2024/0415/c182775-40810255.html
2.
https://www.sohu.com/a/853526502_121123911
3.
http://lianghui.people.com.cn/2024/n1/2024/0307/c458609-40190962.html
4.
https://www.mee.gov.cn/home/ztbd/2023/mlhh2/yxal2/qh/202311/t20231113_1055744.shtml
5.
https://www.tibet3.com/news/zangqu/qh/2024-10/14/content_500129162.html
6.
http://www.it86.org/news-jiceng-11803.html?classid=1139376&page=23&paget=0
7.
http://www.qinghai.gov.cn/zwgk/system/2024/10/18/030056160.shtml
8.
http://www.qhnews.com/newscenter/system/2024/10/29/030296040.shtml
9.
https://www.haibei.gov.cn/xwzx/bzkx/9303321.html
10.
http://www.isenlin.cn/news-jiceng-11803.html?classid=1138424&page=24&paget=4

在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青海省西宁市境内,有一颗璀璨的“高原明珠”——湟水国家湿地公园。这处占地508.7公顷的湿地公园,不仅是西宁市的“绿芯”,更是青藏高原上重要的生态屏障。自2013年试点建设以来,湟水国家湿地公园通过持续的生态修复和保护,已成为152种鸟类的安居之所,湿地率更是从47.5%提升至64.67%。

走进湟水国家湿地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波光粼粼的湖面,成群的水鸟在水面嬉戏。这里不仅是人类的休闲胜地,更是众多鸟类的天堂。据统计,公园内的鸟类从最初的19种增长到现在的152种,其中包括绿头鸭、赤麻鸭、凤头鸊鷉等常见物种,还有黑鹳、白尾海雕等珍稀鸟类。这些鸟类或在水中觅食,或在空中翱翔,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态画卷。

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价值不仅体现在生物多样性上,更在于其独特的水质净化功能。公园内建有多处潜流湿地和表流湿地,通过填料和植物的作用,有效净化污水处理厂排出的尾水,确保水质达标后汇入湟水河。这种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净化方式,不仅改善了水质,也为水生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除了作为生态保护的重要基地,湟水国家湿地公园还承担着科普教育的重任。公园内设有346平方米的科普馆,通过互动屏幕、湿地景观墙等形式,向游客展示湿地生态系统的奥秘。科普馆内还设有“旋转轮”装置,让游客在转动中了解湿地鸟类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透过科普馆内的树洞,游客还能一窥兔狲、艾虎、狗獾等夜行动物的神秘世界。

为了更好地普及湿地保护知识,公园还定期举办各类自然教育活动。例如,“邂逅自然之美 解锁湿地之谜”主题活动,吸引了众多青少年参与。活动中,孩子们不仅能在湿地公园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观察野生水鸟,还能亲手制作湿地生态瓶,直观感受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对于游客来说,湟水国家湿地公园不仅是一个观赏自然美景的好去处,更是一处体验户外活动的理想场所。公园内设有木栈道,游客可以漫步其中,近距离观察水鸟,欣赏湖景。春秋季节是公园的最佳游览时间,此时不仅气候宜人,还能看到更多的鸟类活动。此外,公园还设有观鸟台,配备了望远镜等设备,为观鸟爱好者提供了便利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也提升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家住宁湖湿地片区附近的观鸟爱好者李潘表示:“很多原本迁徙的候鸟选择留在西宁越冬、繁殖,种群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正是湿地公园建设的初衷和目标。

如今的湟水国家湿地公园,已成为青藏高原上融生态保护、环境教育、自然体验、观光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湿地公园。它不仅为西宁市增添了生态魅力,更为全国乃至全球的湿地保护事业贡献了青海智慧和力量。随着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的持续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颗“高原明珠”将会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