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非遗版春晚:西湖绸伞惊艳亮相,传统戏曲创新演绎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非遗版春晚:西湖绸伞惊艳亮相,传统戏曲创新演绎

引用
新浪网
9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2-02/doc-ineiaxkv8402335.shtml
2.
https://www.cnr.cn/zjfw/zjyw/20250130/t20250130_527057751.shtml
3.
https://www.sohu.com/a/854714867_122033970
4.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1-28/doc-inehptzy5051591.shtml
5.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054187
6.
https://baike.baidu.com/item/2025%E4%B8%AD%E5%9B%BD%E9%9D%9E%E9%81%97%E6%98%A5%E8%8A%82%E8%81%94%E6%AC%A2%E6%99%9A%E4%BC%9A/65351811
7.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068535
8.
https://www.ctdsb.net/c1742_202501/2362730.html
9.
https://photo.sina.cn/album_1_2841_605610.htm?ch=1

在2025年的央视春晚上,一场以“非遗版春节”为主题的视听盛宴惊艳了全国观众。其中,取材自经典民间传说《白蛇传》的小品《借伞》,不仅融合了京剧、粤剧等多个剧种的精华,更将一项国家级非遗技艺——西湖绸伞,以独特的方式呈现在舞台上,成为了整场晚会的一大亮点。

01

西湖绸伞:撑开一把伞,收拢一节竹

这把在春晚舞台上大放异彩的西湖绸伞,出自国家级非遗技艺传承人宋志明之手。作为杭州的特色工艺品,西湖绸伞的制作工艺已有90多年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32年由爱国实业家都锦生的创新发明。其最独特之处在于“撑开一把伞,收拢一节竹”的奇巧设计。伞骨采用杭州近郊特有的淡竹,经过多道工序精心打磨,既坚固又富有弹性,烈日暴晒也不会弯曲。伞面则采用杭州特产的丝绸制作,轻盈而富有光泽,并画有西湖风景,“西湖绸伞”因此得名。2008年,伞制作技艺(西湖绸伞)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了确保春晚舞台上呈现最佳效果,宋志明和他的团队历时近20天,精心打磨每一处细节。考虑到舞台灯光和演员动作的需求,他们特别选用了半透的电力纺作为伞面材料,既美观大方,又能与灯光完美融合。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完美诠释了非遗技艺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

02

《借伞》:传统戏曲的创新演绎

小品《借伞》以《白蛇传》为蓝本,创新性地融合了京剧、粤剧、川剧、越剧等多个剧种的表演元素。这种跨剧种的演绎方式,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戏曲的多样性,也为经典故事注入了新的活力。节目中,赵雅芝和叶童这对“国民CP”再度携手,重现了白娘子与许仙的经典桥段,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值得一提的是,两位演员在节目中的状态极佳,赵雅芝虽已71岁,叶童也已61岁,但他们的表演依然充满魅力,让观众仿佛穿越回34年前《新白娘子传奇》首播的时光。当熟悉的旋律响起,两位艺术家手持精美的西湖绸伞,再现经典场景时,许多观众都表示“DNA动了”,“全家好几代人都激动了”。

03

非遗元素的创新呈现

2025年春晚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为主题,将非遗元素与现代科技巧妙融合,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除了西湖绸伞,晚会还展示了打铁花、庆阳剪纸、东明粮画、传统植物染料染色技艺、绳结技艺、北京绢花、扬州绒花、青神竹编、洛阳牡丹瓷、英山缠花、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潍坊风筝、温州螺钿、成都漆艺、羌绣、布糊画等16种非遗瑰宝。

这些非遗元素并非简单罗列,而是通过AR、裸眼3D等现代科技手段,以创新的方式融入节目之中。例如,在歌曲《栋梁》中,观众跟随凤凰传奇的歌声,“飞跃”北京中轴线,沉浸式领略千载流传的中式美学;在《笔走龙蛇》中,国家级非遗太极拳与草书书法完美结合;在《潮起舞英歌》中,首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英歌舞震撼全场。

这种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不仅让非遗文化焕发新生,也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正如一位网友所说:“非遗元素的加入,让春晚更有吸引力;而通过春晚推介非遗,也让非遗被更多人了解,这种‘双向奔赴’激发了亿万国人的文化自信。”

04

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启示

2025年春晚的成功,为我们展示了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全新路径。非遗元素的融入,不仅丰富了节目的艺术表现力,更让传统文化以更生动、更贴近现代人的方式呈现。这种创新性的传承方式,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让其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正如西湖绸伞在春晚舞台上的惊艳亮相,让我们看到了传统工艺在当代的无限可能。通过现代科技与艺术的融合,非遗文化正在以全新的面貌走进人们的视野,展现出持久的生命力。这种传承与创新的结合,不仅让非遗文化在当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2025年春晚以“非遗版春节”的形式,为我们呈现了一场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完美融合的视听盛宴。这场盛宴不仅让观众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更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在当代传承与创新的无限可能。正如一位网友所说:“非遗元素的加入,让春晚更有吸引力;而通过春晚推介非遗,也让非遗被更多人了解,这种‘双向奔赴’激发了亿万国人的文化自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