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1987年版《红楼梦》:中国电视史上的经典之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1987年版《红楼梦》:中国电视史上的经典之作

引用
百度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4%85%E6%A8%93%E5%A4%A2/10578542

1987年版《红楼梦》是中国电视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该剧以曹雪芹的同名小说为蓝本,通过精湛的制作团队和演员阵容,成功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经典人物形象。该剧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准,更在文化传承和艺术创新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剧情简介

姑苏城仁清巷内的葫芦庙住着一名叫贾雨村的穷书生,他受乡宦甄士隐的资助,上京赴考,中了进士,做了官。只因他贪赃枉法,不上一年就被革了官职。他来到扬州,做了巡盐御史林如海的幕客,教林黛玉念书。过了一年,林如海的妻子去世,林黛玉由贾雨村护送,到了京都荣国府。黛玉住进荣国府后,得到了外祖母贾母疼爱,认识了贾府中的各个人物。黛玉吃过饭后也分别去大舅、二舅家做了拜见。贾雨村因此得到黛玉舅父贾政的帮助,要给他个金陵应天府,贾雨村万分感激。

京都贾家是显赫的贵族,有荣国府、宁国府两座府邸。黛玉住进荣国府后,外祖母贾母疼爱她,与表兄贾宝玉相处得也十分亲密,晚上住在一起,白天也一道玩耍,过后不久,薛姨妈带着儿子和女儿薛宝钗进了荣国府。

薛宝钗比贾宝玉年长一些,有一只能同宝玉的通灵玉配对的金锁。她到贾府后处处随分从时,不像黛玉孤僻自傲,所以很快就得到了贾府上下的喜欢。黛玉对此很苦恼,常与宝玉发生口角,暗中伤心落泪。

元春回家省亲,赐省亲别院名为“大观园”,对园内房舍也赐了名称,并叫宝玉和众姐妹搬进大观园。大观园外,贾府上下安富尊荣,荒淫享乐,但经济状况已大不如前。

大观园的生活表面上看十分平静,姐妹们成天吟诗作画,猜谜逗趣,实际上危机四伏:丫鬟金钏不堪羞辱,跳井自尽;贾宝玉不愿意作仕途文章,遭到父亲贾政的杖责;王熙凤遭人嫉恨,重病缠身;尤二姐被逼无奈,吞金自杀。邢、王二夫人后又听信谗言,将大观园大肆抄检一番,从此群芳流散,大观园一片萧条,宝玉不免时时幽叹伤感。

南安郡王出征被虏,南安太妃倚势将探春认作义女,代替郡主去和亲。宝玉送别探春,又被父亲贾政命令去西海沿子见识一番,不料途中遇盗,下落不明。黛玉闻得此信,哭得肝肠寸断,病势日重,最终还是没能等到宝玉回来,泪尽而逝。黛玉逝后,宝玉和宝钗奉旨完婚,但宝玉意中只有一个林妹妹,二人虽相敬如宾,“到底意难平”。

贾家终因官场争斗被政敌击败,贾府被抄,王熙凤、贾宝玉等人下狱。贾母在打击中去世,从此贾家全面败落,史湘云流落烟花巷,凤姐的女儿巧姐嫁到平民家庭做了普通的农妇。一朝显赫的钟鸣鼎食之家,顷刻间大厦倾倒,只落得“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主要角色

荣国府衔玉而诞的公子,贾政与王夫人的次子。贾府捧他为掌上明珠,对他寄予厚望。可他却走上了叛逆之路,痛恨八股文,给那些读书做官的人起名“禄蠹”。他不喜欢“正经书”,却偏爱《牡丹亭》《西厢记》之类的“杂书”。他终日与家里的女孩们厮混,爱她们美丽纯洁,伤悼她们的红颜薄命。黛玉死后娶宝钗为妻,最终出家为僧。

与宝钗并列金陵十二钗之冠。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的转世,荣府幺女贾敏与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之独生女。她是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姑表妹,贾府通称林姑娘。她生得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兼有诗才。元妃省亲后,林黛玉入住潇湘馆,在大观园诗社里别号潇湘妃子。她是宝玉自由恋爱的坚定追求者,后泪尽而亡。

与黛玉并列金陵十二钗之冠。父亲早逝,进京后与母亲薛姨妈、哥哥薛蟠暂住于贾府的梨香院,后迁居与东北上一处幽静的房所。她容貌丰美,举止娴雅,博学多才,故受到贾府上下一致的赞扬。她有一把金锁,因此与贾宝玉的恋情被称为“金玉良缘”。黛玉死后,她与宝玉拜堂成亲。不过二人并未白头偕老,宝玉最终弃她而去出家为僧。

金陵十二钗之九,贾琏的妻子,王夫人的侄女,人称琏二奶奶。她外貌美艳,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出场时打扮彩绣辉煌,笑语先至,宛若神妃仙子。因美丽容貌和娇艳气度,曾引得贾瑞为其倾倒。她为人心狠手辣,八面玲珑。贾府破败后,她被押进狱神庙中,临死前将女儿巧姐托付给了刘姥姥。

又称史老太君,出身于四大家族之一的“史家”。贾府上上下下尊称她为“老太太”、“老祖宗”。她是贾赦、贾政和贾敏的母亲,贾宝玉的祖母,林黛玉的外祖母,史湘云是其内侄孙女。她是封建贵族的代表人虽然享乐主义成了贾母生活的主旋律,但她却并不昏庸糊涂。同时,贾母对小辈纵容溺爱。可谓一生享尽荣华富贵。

金陵十二钗之五,来自四大家族之史家。她是贾母的侄孙女,贾府通称史大姑娘。自幼父母双亡,在家一点儿也作不得主,不时还要三更半夜做针线活儿。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心怀坦荡,从未把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她后来嫁了如意郎君,可惜夫婿痨病而死,她立志守寡,过着拮据的孤寡生活。史家被抄后,她沦落为船妓。

制作团队

本剧剧本由刘耕路、周雷、周岭三位编剧参考红学家周汝昌的意见进行编写。基于当时“曹雪芹原著,高鹗续写”的主流观点,总体原则为“忠于原著,重视续作”。对于后四十回,合理处就采用,悖谬处则摒弃,并根据前八十回的伏线和脂砚斋的提示,参考红学探佚学的研究成果,做了一些修改和重新创作。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电视剧拍摄的技术水平,原著中的少数内容被略过,比如“贾宝玉梦游太虚境”等都没有在电视剧上反映出来,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剧本于1983年3月6日起稿,当年底完成初稿,1984年3月完成二稿,直到1986年1月才最终定稿,历时两年零二个月。在此期间,周汝昌、吴世昌、朱家溍、杨乃济、阮若琳、王立平、戴临风、王扶林等人都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意见。全剧本最终由周岭统一修改并定稿。

1984年2月,《红楼梦》在北京试拍,同年9月正式开机,在安徽黄山拍下第一组镜头;1986年9月,经过两年零八个月,10个省市的41个地区的219个景点,近一万个镜头的拍摄,该剧拍摄全部完成。

1981年11月,中央电视台召开了关于《红楼梦》拍摄成电视剧的专题会议,专门研究改编问题。1983年2月筹备组成立,5月编剧组成立,8月剧组顾问委员会成立,《红楼梦》电视剧拍摄进入实质性阶段。12月,剧本初稿正式确定。同时,剧组采取海选形式在全国各地选拔演员,引起热烈反响,一百多个演员席位争夺的异常激烈。

1984年春夏期间,剧组在北京圆明园举办了两期红楼梦剧组演员学习班,主要学习内容为研究原著,分析角色,亦学习琴棋书画,增强艺术修养。通过学习,才慢慢确定了最终的演员人选。同时,剧组为了拍摄的需要,按照原著的描述,在北京市宣武区建立了大观园,即北京大观园;出于北京用地紧张的考虑,剧组另外在河北正定县建造了宁国府、荣国府和宁荣街等景址,现都成为旅游风景区。同年2月9日,开始试拍。

1984年9月10日,该剧在安徽黄山正式开机,录下了第一组镜头,1987年上半年完成拍摄,总投资为680万人民币。整个拍摄过程历时三年之久,剧组先后走遍全国10个省市的41个地区的219个景点,拍摄镜头近万个。

音乐创作

《红楼梦》的音乐是由著名词曲作家王立平创作而成。1984年,王立平向《红楼梦》剧组自荐获准,此后历时四年,耗尽心力完成了《序曲》《引子》《枉凝眉》《葬花吟》《紫菱洲歌》《红豆曲》《秋窗风雨夕》《晴雯歌》《聪明累》《分骨肉》《叹香菱》《题帕三绝》《好了歌》13首歌曲,其中仅一首《葬花吟》就费时一年零九个月,用他自己的话形容“这是我投入感情最多、面临压力最大、遇到困难最多的一次创作”。

歌曲《序曲》以古筝开篇,用一段幽怨、婉转的女声独唱,表达了一段催人泪下的嗟叹情感,其后用弦乐的变调引出红楼梦的主旋律;《引子》则秉承《序曲》的基调,注重给人以广阔的遐想空间,演绎了金陵十二钗的哀怨之声;《枉凝眉》的主题是宝黛悲剧爱情,其曲调极为哀怨,有动人魂魄之感。

歌曲的女声原唱者是陈力,男声原唱者是王洁实和叶茅,当时的陈力仅是一名普通的女工歌手,因其嗓音符合王立平对音乐的要求,故被选中。陈力当时丈夫因意外过世,或许是设身处地的感怀身世,她将自己的特殊情感完全注入到歌声之中,唱出了沧桑凄感、动人魂魄的天籁悲音。这亦是陈力的绝唱,之后因为人生变故,她不再从事歌唱事业。

获奖情况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获奖作品
获奖结果
2019-8-26
“壮丽七十年荧屏庆华诞”——“视听中国全球播映”活动主推片目
红楼梦
获奖
2019
1978卓越大奖“新时代电视节” ——全国十佳电视剧
红楼梦
获奖
1987
第五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连续剧
红楼梦
获奖
1986-12-19
第七届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
红楼梦
获奖

播出信息

播出时间
播出平台
1987年
2016年4月7日
2020年9月16日
CCTV11戏曲频道
2020年11月9日
CCTV11戏曲频道
2021年1月18日
CCTV11戏曲频道

评价

正面评价

说到古装剧的用心,87版《红楼梦》是一部中国电视剧创作史上绕不开去的高峰。当年的化妆老师杨树云读了七遍原著,才有了林黛玉的“似蹙非蹙罥烟眉”,之后甚至出了一本书——《装点红楼梦》。(《新华日报》 评)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从方方面面做到极致并被广泛认可的,87版《红楼梦》有红学家把关,做到了对名著的敬畏,成就了自己的经典。(《齐鲁晚报》 评)

1987年版《红楼梦》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影视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之作,首先,在主创团队上广纳贤才、求教方家。其次,在创作理念上忠于原著。最后,艺术制作精益求精,画面、台词、音乐等均达到了较高水准。(南开大学文学院青年教师周才庶 评)

负面评价

87版电视剧《红楼梦》在“探佚”得来的八十回后剧情的处理上,没能从宝黛爱情悲剧的内在意蕴做更深的开掘,找到宝黛爱情的悲剧冲突以及致黛玉之死的合理的生活真实的根据,因此使得该剧局限于诸如遣宝玉送探春远嫁,致使黛玉相思病故这些太浅薄、表面的东西。(中国红楼梦学会名誉会长李希凡 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