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筋膜炎痛起来真要命!医曝3种人最容易得 扎头针可缓解
足底筋膜炎痛起来真要命!医曝3种人最容易得 扎头针可缓解
被足底筋膜炎痛过的人,就知道有多难受!中医师提醒脚掌长期用力的3种职业的人,要特别留意。
翰鳴堂中醫診所中醫師吳文誠指出,常见会导致足底筋膜炎恶化的因素包括久站、体重过重、扁平足或高足弓、运动伤害等,其中又以柜姐、三铁选手、体力劳动者最常出现相关症状。
他举例如下:一位26岁的柜姐林小姐,早上起床踩到地板时,脚底就会传来剧烈的刺痛感。连续几天下来,一想到下床脚会贴地,立马就是一阵痛,怕得不得了。林小姐曾尝试过拉筋、热敷、服用止痛药等方式来缓解疼痛,却都未能明显改善症状。
足底筋膜是位于脚底与脚跟的扇形结缔组织,从脚跟延伸到五个脚趾,直接承担了身体在站立时与地面接触的大部分面积。在日常生活中,足底筋膜难免会因为过度的压力而产生小裂伤。当身体的支支撑或出力稍有不均,超过足底筋膜的自身修复能力时,就容易诱发足底筋膜发炎而造成疼痛。
许多患者因为足底筋膜炎或踩地痛等困扰到中医院就诊时,医生告知“要针灸头皮”来治疗时,都会感到十分惊讶。吴文诚表示,事实上,全身的筋骨症状都可以透过在头皮下针而立即获得改善。他解释,发炎与各种酸麻胀痛都是来自大脑的信号,藉由刺激头皮下肢区的对应点,不仅能让足底当下止痛,更能改变身体惯性的发力方式,降低发炎反应。
针灸后虽然能暂时缓解,但过没多久又再次复发的患者,吴文诚提醒,需要进一步搭配服用中药来调理足底筋膜。根据中医理论,足底筋膜属于膀胱经的范畴,因此使用走督脉、膀胱经的中药如鹿角、葛根、杜仲等药材都能缓解疼痛。
解决了急性疼痛后,患者应该持续保养,避免疼痛再来打扰,不妨利用时间在家按摩以下3个穴位:
承山穴:位于小腿正后方,伸直小腿或上提足跟时呈现尖角状凹陷处。
陽陵泉:位于小腿外侧部,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中医有“筋会阳陵”的说法,此穴专治各种筋骨之伤。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央稍后方,两耳尖连线与鼻梁向上延伸线的交会处。从全息针灸的角度来看,头顶可对应足底,因此可用来自治疗足跟痛等症狀。
资料来源:吴文诚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