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海派黄杨木雕:匠心传承,青春接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海派黄杨木雕:匠心传承,青春接力

引用
澎湃
10
来源
1.
https://m.thepaper.cn/detail/27644276
2.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644276
3.
https://m.sohu.com/a/801569311_121123846/?pvid=000115_3w_a
4.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01A0633K00
5.
https://whlyj.sh.gov.cn/wbzx/20240923/9ba060fcc9f64f1f8fe56ac24a4c5c8b.html
6.
http://www.why.com.cn/epublish/qnb/html/2025-01/15/content_118_29542.htm
7.
https://www.shanghai.gov.cn/nw4411/20241005/fa29af34ec06460abc2187f894627ba2.html
8.
http://www.chinaquhua.cn/custom/index2930.html
9.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852440
10.
https://m.toutiao.com/article/7365893725970891298/

在上海市徐汇区文化馆四楼,有一间专属于陈华明的“海派黄杨木雕传承工作室”。走进工作室,只见许多精美生动的“黄杨木雕”成品被整齐摆放在教室一侧,而陈华明则坐在讲台前仔细雕刻着他的新作品——维纳斯。

这间工作室不仅是陈华明的创作空间,更是海派黄杨木雕的传承基地。作为上海市徐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海派黄杨木雕”的市级传承人,陈华明在这里传授技艺,培养新人,让这门传统工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01

独树一帜的海派风格

海派黄杨木雕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徐汇区,它最大的特色在于融合了中国传统雕刻技艺和西方雕塑的解剖、比例、结构等手法,形成独特的海派工艺风格。这种中西合璧的艺术形式,既保留了中国传统雕刻的细腻精致,又吸收了西方雕塑的写实手法,使得作品既有东方的韵味,又不失现代感。

陈华明1961年考入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黄杨木雕专业,长达63年的从业经历,让他对于“海派黄杨木雕”颇有心得。在他看来,“海派黄杨木雕,其独特的‘海派’风格是关键”。“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黄杨木雕,‘海派黄杨木雕’融合了民间传统雕刻技艺和西方素描技法,强调作品的整体性。”陈华明说道。

02

传承人的匠心坚守

黄杨木雕的制作工艺非常精细,需经过构思草图、造泥稿、选料取材、制作粗胚、雕刻实胚、精心修细、擦砂磨光,细刻发纹、打蜡上光、安装配脚等 10 余道工序。可谓名副其实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然而,也正因工序繁复、耗时较长,上世纪 90年代起。曾经辉煌一时的海派黄杨木雕刻,逐渐面临人才凋零、后继无人的境地。

面对这一困境,陈华明没有退缩。他深知,要让这门传统工艺延续下去,就必须培养新一代的传承人。于是,他开始在各种场合传授技艺,从学校课堂到社区活动,从艺术展览到文化讲座, wherever possible, he would share his knowledge and skills.

03

创新传承,薪火相传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学习海派黄杨木雕,长桥街道办事处作为非遗项目“海派黄杨木雕”的保护单位,2011年起开创黄杨木雕培训班,由黄杨木雕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陈华明授课。长桥致力于保护、传承、发展非遗文化黄杨木雕,成立了陈华明黄杨木雕传承工作室,还打造了“清和拾遗”品牌项目,通过“非遗进校园”、“非遗在社区”、专题片拍摄、书籍编纂等让更多的人认识黄杨木雕,喜欢黄杨木雕。目前在长桥就有近万人参与学习和体验这个项目。

除了传统的教学方式,陈华明还积极探索数字化传承的新途径。他参与制作了多部教学视频,通过网络平台传播海派黄杨木雕的技艺和文化。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打破了地域限制,也让更多的年轻人有机会接触和了解这门传统工艺。

04

未来展望:让非遗文化焕发新生

在陈华明等传承人的努力下,海派黄杨木雕正在以新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一些年轻艺术家开始尝试将黄杨木雕与当代艺术相结合,创作出既有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作品。同时,一些文创产品也开始采用黄杨木雕的元素,让这门传统工艺以新的形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要吸引年轻人,就要发挥海派文化跨界创新特色,与当代审美同频共振。”金江波表示,海派文化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当代性特征,在春节演艺文化和体验产品中,可以将传统技艺、习俗特色与当代审美、时代情绪和人们的情感需求结合起来,通过声、光、影等科技手段,来“燃放”春节“数字烟花”“科技烟花”,开展跨界创新,创作“小而精”数字化体验式场景,使更多青年体验春节独特的创新转化,感受传统文化习俗在当代社会中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传承匠心,雕刻岁月。作为“海派黄杨木雕”市级传承人,陈华明以其精湛的技艺和不懈的努力,为黄杨木雕这一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树立了典范。这种富有时代特色和艺术美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将在年轻一代中传承发扬下去,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芒。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