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药粥养生
李时珍:药粥养生
李时珍,这位明朝著名的药物学家和医学家,不仅在药物学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其养生理念也极具特色。他倡导“防重于养,未老养生”的未病思想,这与现代“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不谋而合。在众多养生方法中,李时珍尤其推崇药粥养生,认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乃粥也”。
李时珍的养生学说博大精深,其中药膳养生是其精华所在。所谓药膳,就是将食物与药物按一定比例搭配,经过烹饪加工制成的具有食疗作用的特殊菜肴。这种做法体现了中医“药食同源”、“医养同理”的理论。
李时珍主张用不同性质的食物来纠正或调理人体的体征或病态,通过调节生理平衡来预防疾病。对于已经出现的寒、热、虚、实等情况,他主张及时采用食疗进行调治。同时,他还强调食药配合,互为辅佐,如先用药物攻下邪气,随后用食物修补正气,常用米汤、米粥来补胃养气。
李时珍非常注重食药方面的禁忌。食物之间的禁忌,如吃瓜类时禁止食用油腻大荤,以防滑肠腹泻;药物之间的禁忌,如服用中药煎剂时禁止食用猪肉、猪油、狗肉、羊肉等动物脂肪和葱、蒜等腥躁之物。
在众多养生方法中,李时珍特别推崇药粥养生。《本草纲目》中记载了近十七类药粥,包括补气、补血、健胃、清热、解表等类别。他认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糯米粥、红薯粥、大米粥、粟米粥等,在养生保健方面都有着特殊功效。
李时珍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也。”他认为药粥对老年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者都是适宜的。“药以去之,食以随之”,“谷肉果菜,食养尽之”。
李时珍特别推崇粥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日食二合米,胜似参芪一大包”。从现代许多长寿老人的经验中也能验证李时珍的食粥使人延年的理论。
药粥制作得法与否,不仅影响味道,还直接影响其养生治病的效果。古人讲究择米、火候。李时珍认为,大米、小米利小便,止烦渴,厚肠胃;糯米、黍米益气,治脾胃虚寒之泻痢吐逆。他提出的“食粥一大碗”是夏季最佳饮食,如将绿豆、莲子、荷叶、芦根、扁豆等加入大米中一并煮粥,并搁凉后食用,可起到健胃、驱暑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