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不足引发心理健康危机?专家支招!
睡眠不足引发心理健康危机?专家支招!
睡眠不足不仅会导致身体疲劳、免疫力下降,还会严重影响心理健康,如情绪波动、焦虑和抑郁等问题。根据澳大利亚健康指导方针,18到65岁的成年人每晚应该有七到九个小时的睡眠,65岁以上的人需要七至八小时的睡眠。然而,弗林德斯大学的睡眠医学研究员汉娜·斯科特表示,全世界大约有25%的人每晚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当睡眠不足时,大脑中的神经元无法得到充分休息,会影响信息处理能力。身体会进入战斗或逃避模式,引发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抗压激素分泌,导致情绪波动。研究显示,睡眠不足会增加患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健康问题的风险。蒙纳士大学神经学专业副教授马修·帕斯指出,在某些文化中,睡眠少甚至被视为一种值得夸耀的事情,但这种观念忽视了睡眠不足对身心健康的长期危害。
睡眠不足还会影响认知功能。科学家认为,大量的记忆巩固发生在慢波睡眠或深度睡眠期间,如果睡眠不足,慢波睡眠或深度睡眠就会减少,导致记忆力下降。此外,睡眠不足会影响注意力集中、决策能力和反应速度,使人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出错或判断失误。
长期睡眠不足还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西澳大学睡眠科学中心的主任珍·沃尔什表示,所有原因导致的睡眠不足都让身体付出代价。睡眠不足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同时,睡眠不足还会影响食欲相关激素的分泌,导致体重增加,增加患肥胖症和糖尿病的风险。
那么,如何改善睡眠质量呢?专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保持固定的就寝时间和起床时间,周末也不例外。避免长时间午睡,如果需要小睡,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
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黑暗、安静且温度适宜。避免在卧室使用电子设备,不要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事情。可以尝试泡热水澡、听轻音乐等放松活动。
注意饮食习惯:避免晚餐摄入高热量食物,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如茶、咖啡和功能性饮料。可以尝试喝热牛奶促进睡眠。
适度运动:规律的运动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但要避免在睡前进行剧烈运动。建议在睡前几小时完成锻炼。
管理压力:学习压力管理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或瑜伽,有助于缓解焦虑和改善睡眠。
如果尝试了上述方法仍无法改善睡眠质量,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睡眠问题可能是某些潜在健康问题的表现,及时就医有助于及早发现和治疗。
总之,充足的睡眠对身心健康至关重要。通过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和生活方式,可以有效改善睡眠质量,降低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如果长期存在睡眠问题,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以获得更好的治疗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