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高发季,如何避免重症?专家解读来了!
流感高发季,如何避免重症?专家解读来了!
2025年2月3日,知名艺人徐熙媛(大S)因流感并发肺炎在日本去世,这一消息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在当前流感高发季节,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重视流感的预防和治疗。流感并非普通感冒,它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流感发展为重症呢?
了解流感:不只是“感冒”
流感,全称为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丁四种类型,其中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是季节性流行的罪魁祸首。
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也可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传播。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且流感病毒具有高度变异性,每年都会出现新的病毒株,因此即使曾经患过流感,也可能再次感染。
流感的典型症状包括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40℃)、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以及咳嗽、咽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与普通感冒相比,流感的全身症状更为严重,病程也更长。
识别高危人群:这些人需要特别警惕
虽然流感对全人群普遍易感,但某些人群感染后更容易发展为重症病例。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最新指南,以下五类人群需要特别警惕:
- 年龄<5岁的儿童(尤其是年龄<2岁的儿童)
- 年龄≥65岁的老年人
- 伴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免疫功能抑制等
- 肥胖者(体重指数BMI大于30)
- 妊娠及围产期妇女
这些高危人群一旦感染流感,应尽早进行检测和抗病毒治疗,以降低重症风险。
科学预防:接种疫苗是关键
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流感疫苗。疫苗接种后,一般10-14天可产生有效的抗体,对流感病毒产生免疫力。建议在每年的流感季节来临前(通常是10月份)完成接种,但即使在流感季节期间接种,也能获得一定的保护效果。
除了疫苗接种,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措施:
- 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洁双手
-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
- 避免触摸眼、鼻、口等易感部位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
- 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
及时治疗:抓住48小时黄金期
如果出现流感症状,应立即就医,尤其是高危人群。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是治疗流感的有效药物,但需要在症状出现后的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
- 奥司他韦:可用于成人和1岁以上儿童,治疗时1天2次,服用5天;也可用于预防,但不能替代疫苗接种。
- 玛巴洛沙韦:适用于5岁以上、体重在20公斤以上的儿童及成人,全病程只需给药1次。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物都属于处方药,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建议自行购买和服用。同时,不要盲目囤积抗病毒药物,滥用药物可能导致肝肾损害或产生耐药性。
除了抗病毒治疗,对症支持治疗也非常重要。患者应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营养均衡,必要时可使用退热、止咳等对症药物。如果病情加重,如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流感虽然可怕,但通过科学预防和及时治疗,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其危害。在这个流感高发季节,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