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江西非遗美食——宁都三杯鸡!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江西非遗美食——宁都三杯鸡!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ningdurmt.cn/c/aEtLay9aQU9hdnhiTFZHZFBkN0tSZz09.html

宁都三杯鸡是江西宁都的特色美食,以其独特的食材和烹饪方法而闻名。这道菜不仅在江西各地广受欢迎,还流传到了台湾,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台湾三杯鸡。让我们一起探索这道美味佳肴的食材特点、烹饪方法及其背后的历史传说。

常言道,认识江西宁都,往往从宁都“三宝”开始——夏布、稻米和三杯鸡。去过宁都多次后,就觉得宁都这个地处赣州市北部的县城,还真是一个很有“味道”的地方。

说一个地方有“味道”,通常包含多个层面的意思。比如说精神层面,宁都有许多值得一书的地方。别的不提,单说宁都古代的科举文化,宋代的宁都就可以大炫“一把”,因为彼时的宁都,出了一个名声赫赫的状元——郑獬,这是赣南地区历史上首个状元。两宋的江西科举考试共出状元12人,宁都便占有其一。两宋的宁都一共出了86个进士,其中北宋16人、南宋70人,名列两宋时期江西68个县进士排名榜的第26位,这个成绩当然也是值得一提的。

写到这里,不由想起一句老话——“绿水青山出秀才”。这句话用在宁都,似乎更贴切。因为钟灵毓秀的宁都,不仅在两宋时期出了那么多的“秀才”,而且在明末清初诞生了一个名扬天下的文化团体——易堂九子。

赶快打住,聊起宁都的精神文明,简直就是没完没了,此地厚重的文化底蕴,岂是一篇小小短文可以道尽的?

还是回到“吃”字上来,也就是回到本题“味道”上来。此处所言“味道”,毫无疑问是指舌头对食物产生出的味道,也就是饮食男女所钟爱的美味佳肴。

谈美味佳肴,怎能轮得到宁都?苏菜、鲁菜、川菜、粤菜、京菜、徽菜、湘菜、浙菜、闽菜、东北菜等,哪一个不胜过宁都菜?论名气,宁都菜怎能与这些著名菜系相提并论?

然而,各大著名菜系也不是“天网恢恢”,其锅勺之间的缝隙,一不小心就给宁都菜留下了腾挪的空间。名不见经传的宁都菜,便有了几道美味佳肴可与名菜一较高下。

熟悉宁都菜的同好,一定知道我接下来要说的是宁都三杯鸡。是的,常言道,认识江西宁都,往往从宁都“三宝”开始——夏布、稻米和三杯鸡。前二宝这里姑且不提,此处专谈三杯鸡,因为这是宁都菜的“头把交椅”,不提这道菜,宁都菜就无从说起了。

一提起鸡,一些关于鸡的诗文便老在眼前打晃晃:“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鸡有五德:首戴冠,文也;足搏距,武也;敌敢斗,勇也;见食相呼,仁也;守夜不失,信也”……读着这些诗文,食鸡倒成了咱们人类的“不仁”了。不去作这些直上九霄的联想了,还是回到三杯鸡话题吧。

说到三杯鸡,各位食客也许很不屑,三杯鸡到处都有,南昌、赣州、吉安……几乎遍布江西各地。

确实,各地三杯鸡都有各自的味道,然而,宁都三杯鸡的味道却显得有点与众不同。为此,本吃货还专门求教过相关人士,并获得了秘不传人的“葵花宝典”。

宁都三杯鸡的烹制秘笈,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点:

首先,食材与众不同。这道菜所用的鸡,那可是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宁都三黄鸡,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鸡”。宁都三黄鸡体小脚矮,母鸡尾羽呈佛手状下垂,它的主要标志是“三黄五红”,“三黄”即羽黄、胫黄、喙黄,“五红”即冠红、髯红、脸红、耳叶红、眼圈红。

只有具备了这些标准,才能够称得上是地道的宁都三黄鸡。这种鸡主要产自宁都县南部的黄石、对坊等乡镇,据说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饲养历史了。我曾认真过,遍翻文献典籍,结果白白浪费了7天时间而一无所得。

其次,烹制方法与众不同。这活活嫩嫩的宁都三黄鸡,一定要将洗净的内脏与切成块的鸡肉同钵烹煮;烹制时,千万不能加水,而只能加糯米酒、酱油、猪油各一杯,这三杯调料是宁都三杯鸡的灵魂。将3至4片姜片和葱白置放在鸡肉上面,陶钵放在旺火之上,待钵内的汤汁煮沸后,即转文火慢慢收汁。

在烹煮过程中,应将鸡肉翻动数次,以防鸡肉烧黏钵底。鸡肉炖烂后,去掉姜、葱,淋上少许麻油即可上桌。此时的鸡肉,色泽红润,肉质光亮,鲜香嫩滑,原汁醇厚。

美食常常与美谈结合在一起,宁都三杯鸡毫无疑问也有属于它的美谈。如果没有美谈,那就缺失了历史厚重感。据说,宁都三杯鸡的来历有两个版本的传说。

其一,南宋末年,宰相文天祥率军抗元,战败被俘,即将处死。有一位老妪得知消息后,在一个狱卒同乡的帮助下,带着一只鸡和一罐酒为文天祥送行。老妪将鸡切成块,在瓦钵中倒上三杯米酒,用小火煨制。半个时辰后,两人把鸡肉端到文天祥面前,文天祥心怀亡国之恨吃完了最后这顿饭。

这本是一顿悲凉的晚餐,然而,经过演绎,这悲凉的晚餐又带上了些许的暖意。餐后,颇有心计的狱卒,竟然将老妪的烹鸡方法暗暗记了下来,此后每逢文天祥的忌日,他就用这道菜来祭奠文天祥。

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世厨师将这道菜的烹饪方法作了改良,改为一杯甜酒酿、一杯酱油和一杯猪油作为配料,于是就成了今天宁都三杯鸡的传统烹制方法。

其二,西晋太康元年,太平里有母子二人,母患重病,久卧于床,在临终之际,孝子乞讨到了一只鸡,宰杀之后,以米酒一杯、盐一把、油一匙,炭火炖熟鸡肉,喂母。不料,鸡香引来官府厨子。官厨品尝之后,只觉口感爽滑、味道醇厚、肉质鲜嫩,且鸡块色泽金黄,问何以做?得其详而返。官厨回府后,以一杯香油、一杯酱油、一杯米酒烹鸡示人。这道菜在当时传为孝义鸡,后来演变成今天的宁都三杯鸡。

据说,宁都三杯鸡后来传播到了台湾,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台湾三杯鸡。其实台湾三杯鸡的做法与宁都三杯鸡的传统做法大同小异,但受台湾饮食文化的影响,台湾三杯鸡在烹饪时加入了罗勒叶,主要是为了提香,这就使得台湾三杯鸡多了一种独特的香味。

吃美味的宁都三杯鸡时,如果能配上宁都肉丸这道风味别致的菜或汤,那美味就“绝杀”了;如果再喝上一口浓厚香醇的“三甲酒”,那就真能飘飘欲仙了,真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