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暂停降息引发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多国货币承压
美联储暂停降息引发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多国货币承压
2025年1月30日,美联储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区间在4.25%-4.50%不变,这是继去年9月启动宽松周期后的首次暂停降息。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在会后声明中删除了“通胀朝着目标取得进展”的表述,这一变化被市场解读为偏“鹰派”信号。受此影响,美股三大指数全线跳水,纳指跌0.51%,标普500指数跌0.47%,道指跌0.31%。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的经济状况“对政策和经济来说非常好”,长期通胀预期似乎得到很好的锚定。在谈到降息前景时,鲍威尔强调需要看到更多通胀改善的证据,但并不需要等到通胀率完全降至2%才采取行动。他特别指出,除非未来数据明显走弱,否则今年1月和3月都将暂停降息。
这一政策决定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反应。美元指数应声上涨,创下新高,突破110关口。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储备货币,美元的走势直接影响着全球资本流动和金融市场稳定。
美联储加息如何影响全球金融市场?
美联储加息通过多个渠道影响全球金融市场:
汇率效应:加息导致美元升值,对其他货币构成贬值压力。美元升值使得美国进口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相对降低,增加美国的进口需求。同时,美国出口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相对提高,抑制出口需求。结果是,美国的贸易逆差可能扩大。
资本流动效应:高收益率吸引资金流入美国市场,导致新兴市场国家资本外流。资金流出造成这些国家的资本市场波动,股票和债券价格下跌,融资成本上升,经济增长放缓。
债务效应:美元升值增加了新兴市场国家偿还外债的成本。这些国家通常依赖外资流入来支持经济增长和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美元升值和资本外流会导致其本币贬值、外债负担加重、通胀压力上升、经济增速放缓。
市场情绪效应:美联储加息可能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动荡。高杠杆率和高负债率的企业和国家在加息背景下面临更大压力。市场恐慌情绪加剧,投资者可能抛售高风险资产,转向避险资产,如美国国债和黄金,导致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
各国如何应对美联储加息?
面对美联储加息带来的挑战,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应对:
日本:日本央行维持现行货币政策不变,但日元对美元汇率仍跌破158日元,创下1990年4月以来最低纪录。日本财务省疑似两次出手干预汇市,以防日元跌破160关口后出现心理破防导致的崩溃性大跌。但专家认为,在日本和美国息差难以缩小的情况下,单方面干预不可能解决根本问题。
韩国:韩元持续贬值,韩国专家认为1300至1350韩元兑换1美元的汇率可能成为“新常态”。韩元贬值叠加国际油价大幅上涨,企业成本负担随之增加,韩国内需进一步停滞的可能性增大。
印尼:印尼央行将三项主要利率水平上调25个基点,以“加强印尼盾汇率稳定”。这一举措显示出新兴市场国家正在积极应对资本外流和货币贬值的压力。
未来展望与风险提示
展望未来,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走向仍存在不确定性。鲍威尔多次强调“不着急调整政策”,这可能意味着除非经济数据明显恶化,否则美联储将继续保持当前的利率水平。这一政策立场可能给全球经济带来持续的挑战。
从全球范围来看,美联储加息的影响仍在持续发酵。美元升值、资本流入美国、全球资本流动变化、新兴市场国家货币贬值、国际贸易失衡等连锁反应正在逐步显现。各国需要审慎应对美联储加息带来的挑战,采取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监管措施,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当前形势严峻,但多数亚洲国家的外汇储备状况较上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时期更为稳健,这为应对本轮挑战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全球近90%的外汇交易都涉及美元,美元走强加剧了海外通胀,这一风险不容忽视。
对于中国而言,美联储加息可能带来一定的资本流出压力,但中国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和较强的宏观调控能力,能够有效应对这一挑战。同时,中国正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这将有助于降低对美元的依赖,增强经济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