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伞》:一场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借伞》:一场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2025年央视春晚,小品《借伞》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创新演绎,成为49个节目中最受观众欢迎的节目。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语言类节目表演,更是一次传统戏曲与现代喜剧的完美融合,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
从喜剧大赛到春晚:一个节目的蜕变之路
《借伞》的雏形最早出现在《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二季》中,当时名为《千年就一回》,由张小婉、管乐和闫佩伦表演。这个作品一经亮相就广受好评,三位演员也因此走红。2024年10月,他们带着这个作品冲击央视春晚,但春晚的要求显然更高。为了达到央视春晚的标准,主创团队对节目进行了长达3个月的精心打磨。
在修改过程中,导演组决定将更多戏曲元素融入节目,以增强其艺术性和观赏性。他们邀请了京剧、粤剧、川剧和越剧的演员加入,使得节目从一个简单的喜剧小品,变成了一个融合多种艺术形式的创新作品。最终,这把“西湖绸伞”不仅串联起了不同剧种的精彩表演,更串联起了传统与现代、经典与创新。
艺术的融合:传统戏曲与现代喜剧的对话
《借伞》最引人注目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传统戏曲与现代喜剧完美融合。这种融合并非简单的拼接,而是通过精心设计的剧情和表演,让两种艺术形式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在节目中,闫佩伦饰演的许仙每次撑开伞,都会遇到不同剧种的白娘子和小青。这种设计既保持了喜剧的趣味性,又让戏曲表演有了充分的展示空间。京剧的庄重、粤剧的轻快、川剧的活泼、越剧的柔美,在节目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值得一提的是,川剧在节目中以动作和念白的形式呈现,这在传统川剧《白蛇传》中并不多见。重庆市川剧院的演员唐纬和周星雨通过精湛的身段和念白,为观众带来了一段别具一格的“男青蛇”表演,让人印象深刻。
演员群像:新老艺术家的同台辉映
《借伞》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位演员的精彩表现。71岁的赵雅芝和61岁的叶童的登场,无疑是节目的一大亮点。当她们共同演唱《前世今生》时,现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许多观众表示“DNA动了”。这种跨时代的同台演出,不仅勾起了观众的怀旧情绪,更展现了艺术传承的魅力。
新生代演员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张小婉和管乐以其灵动的表演和优美的唱腔赢得了观众的喜爱。特别是张小婉演唱的粤剧《趁好天时》,选自新编粤剧《白蛇传·情》,旋律轻快,朗朗上口,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作为节目的核心演员,闫佩伦在喜剧与戏曲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他不仅要完成喜剧表演,还要与不同剧种的演员配合,展现戏曲的魅力。在接受采访时,他提到:“创新和融合是创作这个小品最主要的挑战。我们既要保持传统艺术的精髓,又要让现代观众接受和喜爱。”
舞台科技:传统艺术的现代演绎
除了演员的精彩表演,舞台科技的运用也为《借伞》增色不少。央视春晚剧组通过高科技手段,将舞台营造成梦幻般的江南水乡,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白娘子与许仙相遇的断桥之上。这种虚实结合的舞台效果,既展现了传统戏曲的美感,又体现了现代科技的魅力。
《借伞》的成功,不仅在于其艺术价值,更在于其文化意义。它让我们看到,传统艺术并非只能固守传统,而是可以通过创新的方式,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正如闫佩伦所说:“我们很希望这个节目被更多年轻人看到,被小朋友们看到。他们看到我们这个作品之后,能爱上喜剧,爱上戏曲,然后有更多的人将各个剧种的戏曲传承下去。”
在这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小品中,我们看到了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看到了新老艺术家的接力,更看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勃勃生机。《借伞》不仅是一个节目,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一场艺术的盛宴,一个时代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