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诗词大会》:新媒体时代的文化热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诗词大会》:新媒体时代的文化热

引用
光明网
8
来源
1.
https://theory.gmw.cn/2024-05/18/content_37329573.htm
2.
https://news.southcn.com/node_179d29f1ce/904fbb33fe.shtml
3.
http://m.sqxfw.net/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13&id=15686
4.
https://m.weibo.cn/p/index?extparam=%E4%B8%AD%E5%9B%BD%E8%AF%97%E8%AF%8D%E5%A4%A7%E4%BC%9A&containerid=100808a7733c8388aa86f968d0eca5410983e4&luicode=10000011&lfid=1005056306719485&featurecode=newtitle%0A1%E6%9C%8831%E6%97%A5%E6%99%9A%EF%BC%8C%E6%8D%AE%E5%AA%92%E4%BD%93%E6%8A%A5%E9%81%93%EF%BC%8C%E4%B8%AD%E7%A7%91%E9%99%A2%E4%B8%8A%E6%B5%B7%E8%8D%AF%E7%89%A9%E6%89%80%E3%80%81%E6%AD%A6%E6%B1%89%E7%97%85%E6%AF%92%E6%89%80%E8%81%94%E5%90%88%E5%8F%91%E7%8E%B0%E5%8F%8C%E9%BB%84%E8%BF%9E%E5%8F%A3%E6%9C%8D%E6%B6%B2%E5%8F%AF%E6%8A%91%E5%88%B6%E6%96%B0%E5%86%A0%E7%97%85%E6%AF%92%EF%BC%8C%E6%8B%8D%E5%AE%A2%E5%87%8C%E6%99%A8%E6%8E%A2%E8%AE%BF%E4%B8%8A%E6%B5%B7%E5%98%89%E5%AE%9A%E7%9A%84%E4%B8%A4%E5%AE%B6%E8%8D%AF%E5%BA%97%EF%BC%8C%E4%B8%8D%E5%B0%91%E5%B1%85%E6%B0%91%E5%89%8D%E5%8E%BB%E8%B4%AD%E4%B9%B0%E5%8F%8C%E9%BB%84%E8%BF%9E%E5%8F%A3%E6%9C%8D%E6%B6%B2%EF%BC%8C%E5%8D%B4%E6%97%A9%E8%A2%AB%E6%8A%A2%E8%B4%AD%E4%B8%80%E7%A9%BA%E3%80%82%E7%BA%BF%E4%B8%8A%E8%8D%AF%E5%BA%97%E4%B9%9F%E9%83%BD%E6%98%BE%E7%A4%BA%E2%80%9C%E5%B7%B2%E5%94%AE%E5%85%89%E2%80%9D%E3%80%82
5.
https://m.weibo.cn/p/index?extparam=%E4%B8%AD%E5%9B%BD%E8%AF%97%E8%AF%8D%E5%A4%A7%E4%BC%9A&containerid=100808a7733c8388aa86f968d0eca5410983e4&luicode=10000011&lfid=1005053773882380&featurecode=newtitle%0AUltrasonic+Fingerprint+ID+on+the+Galaxy+S10%3A+Pesto+Fingers
6.
http://www.news.cn/ent/20240207/681db2b9d9344f39b372bd6b28d3c7a0/c.html
7.
https://www.xhby.net/content/s66002684e4b04ca976a253ad.html
8.
https://www.baike.com/wikiid/7242537557866463266

2016年,一档名为《中国诗词大会》的节目横空出世,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诗词热潮。这档节目不仅在电视屏幕上大放异彩,更在新媒体平台上引发了全民参与的热潮,成为传统文化在新媒体时代传播的典范。

01

新媒体时代的创新传播

《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对新媒体传播手段的巧妙运用。节目组充分利用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打造了多个现象级话题。据统计,相关话题在新媒体平台的阅读量已突破10亿次,讨论热度持续攀升。

节目还创新性地采用了全媒体矩阵直播的方式,通过央视官网、央视新闻客户端、微博等多个平台同步直播,让观众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到节目中来。这种多渠道、多平台的传播方式,极大地扩大了节目的覆盖范围和影响力。

此外,节目组还积极与短视频平台合作,推出了一系列创意短视频。这些短视频以轻松活泼的形式,将诗词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场景,深受年轻观众的喜爱。在抖音平台上,相关短视频的播放量已超过5亿次,点赞量突破千万。

02

跨平台联动传播

《中国诗词大会》的传播策略不仅局限于单一平台,而是通过跨平台联动,形成传播合力。节目组与微博、抖音、小红书等多个平台合作,推出了一系列互动活动,如“诗词接龙”、“飞花令挑战”等,吸引了大量网友参与。

在2024年的“中秋诗会”上,节目组更是打造了一个现象级传播案例。据统计,该活动在新媒体平台的话题阅读量超过1.06亿,直播观看人数突破5000万。节目不仅在央视平台播出,还在爱奇艺、腾讯视频等主流视频网站同步上线,实现了全网覆盖。

03

文化影响力的全面提升

《中国诗词大会》通过新媒体传播,不仅在国内引发热议,在海外也吸引了众多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观众。据统计,前七季节目的总收视人次超过30亿,成为春节期间备受期待的文化盛宴。节目不仅在国内引发热议,在海外也吸引了众多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观众。

节目通过选手的故事展现诗词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例如,外卖小哥雷海为凭借深厚的诗词功底夺冠,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坚持;癌症患者夏鸿鹏则用诗词给予自己和女儿面对病魔的勇气。这些故事让观众深刻体会到诗词跨越时空的情感力量。

04

推动文化自信与认同

康震教授认为,《中国诗词大会》释放了古典诗词的能量,使其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精神纽带。节目不仅展示了诗词之美,更传递了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为传统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提供了宝贵经验。它告诉我们,传统文化并非只能束之高阁,而是可以通过创新的传播方式,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需要与时俱进,善于利用各种新媒体工具,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矩阵。只有这样,才能让传统文化真正走进大众生活,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