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桑花开》:2025春晚西藏分会场的文化盛宴
《格桑花开》:2025春晚西藏分会场的文化盛宴
2025年央视春晚西藏拉萨分会场,一场名为《格桑花开》的歌舞节目惊艳亮相。在海拔3650米的布达拉宫广场上,藏族女高音歌唱家才旦卓玛时隔18年再次登台,用她那充满磁性的歌声,为全国人民送上了最真挚的新春祝福。
8分钟,展现西藏独特魅力
这是一场仅有8分钟却凝聚了西藏精华的演出。节目以歌舞为主打元素,由“幸福之花”“美丽之花”“团结之花”三个段落组成。开场歌舞《飞弦踏春》气势磅礴,融合了拉萨朗玛、拉孜堆谐、芒康弦子等多个非遗项目,展现了藏族人民能歌善舞的天赋。
在七市(地)非遗舞蹈整合展示部分,歌舞节目《鼓潮》将热巴鼓、背鼓、腰鼓、斯马卓这四种西藏非遗舞蹈融合在一起,场面气势恢宏,给观众带来震撼的视觉盛宴。此外,节目现场还有藏香和酥油花制作技艺以及藏文书法等展示环节。
才旦卓玛:跨越时空的歌声
88岁高龄的才旦卓玛再次登上春晚舞台,与西藏珠峰少年合唱团共同唱响《翻身农奴把歌唱》。这首诞生于1959年的歌曲,见证了西藏民主改革的历史进程,也见证了才旦卓玛从农奴女儿到人民艺术家的传奇人生。
从1998年首次登上央视春晚演唱《北京的金山上》,到2007年演唱《雪莲献北京》,再到2025年的《翻身农奴把歌唱》,才旦卓玛的歌声跨越了时空,传递着藏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的深情。
格桑花:高原上的幸福之花
在节目中,格桑花作为重要的文化符号贯穿始终。格桑花,又叫格桑梅朵,在藏语中寓意着美好与幸福。这种生长在海拔4000米以上高原的花朵,以其坚韧的生命力和绚丽的色彩,成为了西藏的市花,象征着藏族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格桑花的花语是“纯洁芬芳激扬情怀,寄托着爱与坚韧”。在节目中,格桑花不仅是一种自然界的花卉,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藏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
藏族歌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节目中展现了多种藏族歌舞艺术形式,如热巴舞、堆谐、弦子舞等。这些舞蹈形式多样,既有宗教仪式感,又富有生活气息。舞者们身着华丽的民族服饰,伴随着悠扬的扎木念琴声,用灵动的舞姿诠释着藏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节目中还融入了现代科技手段,如裸眼3D屏、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技术,让静态的文化资源“动”起来,为观众呈现出融“沉浸式”和耳目一新为一体的艺术观赏与体验效果。
“巳巳如意,生生不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格桑花开》不仅是一场歌舞表演,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它将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完美融合,展现了西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凝聚力。
正如春晚主题“巳巳如意,生生不息”所寓意的那样,这场演出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更是对新时代西藏发展的礼赞。它向世界展示了西藏和谐稳定、幸福开放的良好形象,传递出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共创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