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江西万载:千年傩戏闹新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江西万载:千年傩戏闹新春

引用
腾讯
7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30A054J700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61934H05509IQZ.html
3.
https://news.gmw.cn/2024-03/01/content_37176547.htm
4.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883073
5.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31A01XVE00
6.
https://www.zgnuoxi.com/qita/view_1075.html
7.
https://yichuntsk.zxhnzq.com/Default/content?sortid=178&id=466

正月初一清晨,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潭埠镇池溪村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群身着华丽戏服、戴着色彩斑斓面具的艺人,在傩庙前整装待发。随着一声令下,他们踏着固定的路线,开始了为期半个月的傩戏表演。这便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万载傩戏,一种传承了数百年的古老艺术形式。

01

神秘的起源

万载傩戏源自古代的驱疫逐鬼仪式,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据《周礼》记载,这种仪式最初由方相氏主持,旨在驱除疫鬼、祈求平安。随着时间的推移,傩戏逐渐从单纯的宗教仪式演变为一种集祭祀、舞蹈和戏剧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

02

独特的艺术魅力

万载傩戏最引人注目的是其精美的面具和华丽的服饰。面具多为木质,少数为纸质,而万载县因盛产夏布,一些艺人还会在面具上裱糊夏布,既防裂防蛀,又便于上色。面具分为“老傩”和“新傩”两种:老傩面具多表现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和典故,如《开山》《纸钱》《魁星》《雷公》等,造型古朴怪诞;新傩面具则多根据小说、戏曲及民间传说故事改编,如《西游记》《封神榜》《三国演义》等,造型更加写实。

艺人们身着华丽的戏服,手持各种道具,通过跳跃、旋转、挥手等复杂而富有象征意义的舞蹈动作,演绎着古老的故事。表演内容以《姜太公封神》等传统戏目为主,既娱神又娱人,展现了古人的智慧与创意。

03

春节里的盛大表演

春节期间是万载傩戏最热闹的时候。正月初一一大早,跳傩队员就会到傩庙整装待发。他们一行七人,首先来到大门楼跳一傩,接着按照往年的固定路线,前往每个分祠跳傩。每到一处,户主都会焚香鸣炮,祈求神灵的赐福和消灾。

这种表演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期间,傩戏队不仅在各分祠表演,还会应各家各户的邀请进行演出。最忙碌的时候,一天要去几十户家庭,半个月下来至少要跑几百家。为了安排这些演出,每个队伍都有专门的“业务员”负责联络,提前预约演出时间和地点。

04

现代传承与创新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万载傩戏的传承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近年来,万载县文化馆非遗中心在传承和保护这一技艺方面做出了显著努力。他们每年都会举办“万载开口傩技艺传承人培训班”,为传承人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确保技艺的传承不断层。

同时,非遗中心还积极开展非遗“四进”活动,即进景区、进商圈、进社区(乡村)、进校园,通过讲座、培训、展示、展览、展演等多种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和接触这一传统技艺,从而助力宜春非遗的传承和发展。

在具体活动方面,万载傩戏在2022年复排了《关鲍情缘》《土地闹春》《傩神唱春》等经典剧目,并在2023年新编了《土地教子》,同时复排了《土地霄》《大团将》等剧目。这些努力不仅丰富了傩戏的表演内容,还提高了其艺术价值。其中,《关鲍情缘》还荣获了江西省第八届艺术节、第十二届玉茗花戏剧节剧目奖,这是对万载傩戏艺术价值的高度认可。

万载傩戏这一古老而神秘的艺术形式,在历经数百年的沉淀与洗礼后,依然在当今社会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虽然万载傩戏的传承与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但正如它所展现出的顽强生命力一般,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万载傩戏定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桥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