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传统文化传承的创新实践
青岛:传统文化传承的创新实践
作为一座兼具现代气息与历史底蕴的城市,青岛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近年来,青岛市不断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通过非遗文化创新、文旅融合发展等手段,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创新传承: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2025年春节期间,青岛市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非遗及传统民俗活动,让市民游客在欢度佳节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青岛市博物馆围绕“博物馆里过大年”主题,推出九大展览,包括“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碑帖交响——中国近代书法百年探索”等,让观众在欣赏文物的同时,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崂山区则通过文创园区改造和国潮文化市集,为非遗文化注入新的活力。爱设计(青岛)文化创意产业园由废旧水产品厂改造而成,现已成为一处集创意、艺术、文化于一体的地标性场所,吸引近150家企业入驻,2023年经济收入突破5000万元。首届崂山区“沙子口-爱设计”国潮文化市集汇聚了拉洋片、古风首饰、漆扇、螺钿、掐丝珐琅首饰制作等20余项非遗项目,打造了一处可逛、可赏、可体验的文创市集。
崂山书院则以二十四节气养生雅集等形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书院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崂山文化及非遗活动、传统国学教育、研学旅行等为主题,是青岛市研学旅行示范基地、青岛市崂山区非遗展示中心、青岛市非遗工坊。在这里,可体验国学礼仪、茶道、花道、书法、绘画、陶艺等非遗文化项目。
文旅融合:让文化遗产“动”起来
在文旅融合方面,青岛同样走在前列。2024年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青岛市永保国际文体中心项目签约,总投资达20亿元。该项目将建设体育竞技和文化传媒两大板块,包括标准足球场、游泳馆、电竞馆等设施,预计每年举办大型足球赛事不低于30场次,形成各类赛事引流不低于100万人次。
崂山风景名胜区则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景区开展“嗨拍崂山”文旅春季体验创作活动,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达人参与,为“五一”假期游客到来提前做好攻略。同时,景区还推出“丈量青岛——走近老建筑”文物主题游径,以网络直播的形式带领观众“云”游青岛,累计走近183座文物建筑、67条风貌保护道路、37个名人故居、7处山体绿地、3个海湾、2条国家历史文化名街,在线观看总人数达485.86万人次。
青岛的文旅融合不仅体现在大型项目上,更渗透到日常生活中。青岛旅游集团推出海洋旅游产品、海上休闲体育项目、《寻梦沧海》演艺等,展现青岛海洋旅游发展的最新成果。青岛国际啤酒节也不断创新,成为展现城市魅力的重要窗口。
青岛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通过创新性传承和文旅融合,青岛不仅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更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青岛将继续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更多“青岛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