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次登上春晚舞台,浙婺靠的是什么?
八次登上春晚舞台,浙婺靠的是什么?
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浙婺”)的30余位演员第八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为全国观众献上了一场令人拍手叫好的武戏集萃。
春晚戏曲节目现场。采访对象供图
今年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为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隽永魅力,央视总台导演组对戏曲节目进行了创意编排——聚焦多彩多样、风格各异的不同剧种,运用虚拟、投影等现代科技,打造戏曲群像,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和谐交融;在突出“欢乐吉祥,喜气洋洋”的总基调上,穿插不同剧种经典唱段,“大家”和“新秀”携手登台,展现戏曲艺术生生不息的恒久魅力,刻画出新时代新征程的壮美前景。
楼胜。采访对象供图
戏曲节目开场,“梅花奖”得主林为林、楼胜和唐恺就出现在舞台上,共同演绎了昆曲曲牌《得胜令》。“这是我第三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依然很紧张、也很兴奋。”楼胜说,这次很有意义的是采用了多剧种共同演绎的方式,昆曲、京剧和婺剧都带有昆腔,就有了我们共同用昆腔唱响的《得胜令》。
这些年的央视春晚舞台,观众总是惊叹于浙婺演员们所展示的各类绝技绝活,今年同样如此。演员们行云流水的打斗动作和高超的表演技巧,让观众纷纷点赞:“太厉害了,根本舍不得眨眼。”
浙婺合照。采访对象供图
节目结束后,记者收到了浙婺领队周聪发来的消息:“再次圆满完成演出,非常荣幸!”
据悉,为了达到最好的演出效果,2024年12月26日浙婺团队一行人抵达北京后,立马投入到了紧张的排练中。没有固定时间,也没有固定场所,有时一练就是一整天,从清晨到深夜。周聪说:“前段时间,流感比较严重,团里很多人都感冒发烧了,楼胜一度嗓子全哑,身体好转后马上开始抓紧练习。”
相较于往年,今年的演出浙婺要和湖北省京剧团共同完成。这更要求两个院团之间配合默契,要在前期训练时抓紧磨合。再加上浙婺同时还承担了海外文化交流演出的任务,要赶赴孟加拉国、泰国等国进行演出,还有7名演员在排练期间进行了轮换。时间紧、任务重,无疑是更大的挑战。期间,节目还经历了多次审查和调整。
“走台时,我们还发现,今年的春晚舞台比以前更滑。为此,特意定制了一批胶鞋,让演员们能不出差错的完成翻跟头、踢腿等各个动作,确保演出顺利。”周聪告诉记者。
特别是,今年央视春晚的沉浸演绎再“升级”。武戏板块中,演员几乎是在观众眼前原地小翻,打破了“镜框式”舞台的限制,拉近与观众距离的同时,也对演员完成系列高难度动作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浙婺参演现场。采访对象供图
“这是全国人民最为瞩目的一台晚会,每一位表演者都在咬牙坚持、拼命努力。因为来这里就是代表一个剧种,代表着浙江,每年的参演人员都很珍惜这个机会。”今年是周聪第7次作为领队和浙婺来到央视春晚,他欣喜于央视春晚导演组对浙婺良好的团风、演员们的敬业精神和精湛技艺的认可,也坦言,“心态上每年都会更紧张,因为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而且每年上台演出的团队组成人员不同,节目编排也不同,每一年都是新挑战。”
这些年,传统戏曲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央视春晚的舞台上,戏曲节目的演出时长也逐渐增加。今年,浙婺团队上台演出的演员大部分都是00后,他们和一众戏曲名家共同登台表演。正是在这样的传承发展中,戏曲艺术不断焕发勃勃生机,展现出百花齐放、绚烂多彩的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