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防肺部感染:曲霉菌检测不可少!
秋冬防肺部感染:曲霉菌检测不可少!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呼吸道疾病尤其是肺部感染的风险显著增加。据统计,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中,侵袭性曲霉病的发生率高达3.9%,这意味着超过100万的患者正面临这一威胁。曲霉菌作为一种常见的环境真菌,在潮湿环境中容易生长繁殖,可引发严重的肺部感染。通过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可以实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这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曲霉菌感染的危害不容忽视
近日,广东一位73岁的张大爷在春节前进行大扫除时,不慎吸入大量灰尘和霉菌孢子,随后出现哮喘发作并诱发肺部感染。经医生诊断,张大爷被确诊为肺曲霉病。这一案例提醒我们,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常的活动,也可能暗藏风险。
肺曲霉病是由曲霉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曲霉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如土壤、空气和腐败的有机物中。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曲霉菌就可能侵入肺部,引发感染。肺曲霉病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严重的病例可能导致肺组织坏死、空洞形成甚至全身性感染。
GM检测:早期诊断的关键
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GM是曲霉菌细胞壁中的一种特异性多糖抗原,通过检测血液、脑脊液或肺泡灌洗液中的GM含量,可以实现对侵袭性曲霉病的早期诊断。
GM试验的检测结果具有明确的参考范围:
- <0.65 μg/L:阴性,不建议抗真菌治疗
- 0.65~0.85 μg/L:灰区,需连续监测
0.85 μg/L:阳性,结合症状考虑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GM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也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例如,某些药物(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新生儿及儿童样本、血液透析患者、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以及摄入含GM食物(如污染的大米)都可能引起假阳性结果。因此,医生在解读检测结果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
高危人群需警惕
慢阻肺患者是侵袭性曲霉病的高危人群,尤其是合并高龄、低体重、鳞状细胞癌、结核及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糖尿病、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广谱抗菌药物使用、重症流感或重症COVID-19等因素时,发病风险进一步升高。
研究显示,慢阻肺患者发生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病死率高达77%,即便接受抗真菌治疗,预后仍不容乐观。这与延误诊断和治疗密切相关。因此,对于高危人群而言,定期进行GM检测,实现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
秋冬季节,更需重视
秋冬季节是肺部感染的高发期。气温下降不仅利于病原体存活,还会导致室内通风不良,增加感染风险。此外,寒冷天气下,人体免疫力相对下降,为病原体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
对于慢阻肺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以及有其他基础疾病的人来说,秋冬季节更应提高警惕。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定期进行GM检测,密切关注肺部健康状况。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和合理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应对曲霉菌感染的威胁,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在这个秋冬季节,让我们更加重视肺部健康,共同守护生命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