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咽喉不舒服,口干口苦?原来是湿热体质在作祟!推荐3道药膳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咽喉不舒服,口干口苦?原来是湿热体质在作祟!推荐3道药膳

引用
1
来源
1.
https://static.nfnews.com/content/202406/19/c9006532.html

医学指导: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大科主任林琳教授

第149期

31岁的张先生是一名办公室白领,平素工作繁忙压力大,经常上火喉咙痛。随着夏季到来,广东的天气又热又湿,张先生感到非常不适。起初只是觉得身体黏糊糊的,总提不起劲,很快就开始感觉嘴里发苦,偶尔咳出少许黄痰,接着咳嗽、喉咙痛、鼻塞、流涕等感冒症状接踵而至。他尝试在家吃感冒药,但症状却未见改善。在朋友的介绍下,张先生来到了广东省中医院林琳教授的门诊寻求帮助。

林琳教授仔细询问,刻下症见:咳嗽,咽痛,少许黄痰,鼻塞流涕,少许怕风怕冷,无发热,汗出黏腻,身体困重,困倦感,口干口苦,饮水少,平素容易感冒,胃口一般,大便1~2次/天,黏腻,小便调,睡眠一般。查体可见:面色红,舌尖红苔黄腻,脉滑数。

林教授判断张先生属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中医方面,病属“咳嗽”范畴,四诊合参,辨证为痰热阻滞肺卫。考虑张先生受到夏季湿热气候影响,湿热邪气侵袭体表,入里内舍于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发为咳嗽。湿热困束于表,故见身体困重、汗出黏腻、鼻塞;湿热内蕴于咽喉肺络,故见咽痛、咯黄痰、口干口苦等。因此,林教授给张先生开了具有清肺化痰祛湿功效的中药,并嘱咐张先生一周后复诊。

一周后,张先生复诊时非常高兴地告诉林教授,咳嗽、咽痛、咯痰的症状已经消失了,身体那种困重黏腻的感觉也比之前减轻,他感到自己焕然一新,轻松自在。经过一番详细的询问后,林教授还是建议张先生继续采用中药进行调理。

林教授指出,张先生属于典型湿热体质,又遇上了今年甲辰太土之年,小满之后太阳寒水加临少阳相火的寒湿热夹杂时令,内外合邪,更容易引起疾病发生。夏季湿热气候对肺部健康影响非常大,应当积极清热祛湿散寒补肺,预防肺系疾病发生。此外,林教授还教会了张先生湿热体质的辨识方法和调养的小妙招。

夏季湿热气候对肺的影响

夏季是阳气最旺的时候,大自然的阳气全部布散蒸熏于地表之上,气候炎热而多雨,人体容易受到外界湿热等邪气的侵袭。

夏季湿热气候对肺系的影响尤为显著。在中医理论中,肺为“华盖”,位居脏腑的最上方,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是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肺主皮毛,开窍于鼻,外界的湿热邪气侵袭人体,首先会堵住肺与体表外界相通的孔窍通道,导致人体出现湿疹、痱子、痤疮等皮肤症状,或出现鼻塞、流黄涕、咽干、喉咙痛等上呼吸道症状。这些症状出现,意味着身体已经开始受到湿热气候的影响,若不去及时处理,湿热之邪可进一步内舍于肺,阻塞于肺络、气道,则会出现咳嗽、胸闷、呼吸不畅、气短乏力等症状。若此时仍不积极处理,延误治疗时机,则肺内湿热邪气可郁久化火,灼伤肺脏,出现咳嗽、咯黄痰、气喘、高热、头痛、面红、口干口苦等症状,进展为肺部感染。

此外,对于患有有哮喘、慢阻肺、间质肺等肺部基础疾病的人群,由于肺气不足,也比常人容易受湿热邪气的影响,导致疾病急性发作或症状出现反复。而对于平素体质虚弱或痰湿、湿热内盛的人群,由于正气不足,肺卫不固,或湿热内阻,气机不利,更加容易感受外在湿热气候的影响,发为湿温感冒或暑湿感冒。

林琳教授提醒,随着夏日雨季到来,气温逐渐升高,降雨变多,空气中温度高、湿度大,尤其是在岭南两广一带。受到湿热气候的影响,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和一些过敏原都更为活跃,导致许多人很容易感冒,原本患有呼吸系统慢病的人群也可能会出现症状的反复。

如何辨识湿热体质?

如果您最近出现咳嗽、咯黄痰、咽痛等呼吸系统症状,伴有以下特征,可能属于湿热体质。

  • 面部、头发容易出油,易生痤疮、粉刺等皮肤问题。
  • 常自觉口干、口苦,有时反而不想喝水。
  • 怕热,出汗多,身体沉重,困倦
  • 容易心烦急躁,情绪波动
  • 大便可能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黄
  • 舌质偏红,舌苔黄腻

夏季湿热,想远离咳、痰、喘,应该如何做好调护?

  1. 起居调摄

起居避湿热,居室宜保持干燥通风。衣着宜款式宽松、透气性好,优先选择天然棉、麻丝质服装。个人卫生方面,要注意皮肤的清洁和护理,预防皮肤病变。作息上,应避免长期熬夜或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使阳气可以正常潜降。保持大小便的通畅,有助于湿热的排出。应避免长期熬夜或过度疲劳。

  1. 运动保健

宜选择中等强度以上的有氧运动,半小时以上。如快走、慢跑、游泳或骑自行车等,以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排泄多余的水分,达到清热除湿的目的。运动时间建议在早晨或傍晚较凉爽时段,避免高温高湿环境。应穿着透气吸汗的运动装,及时补水,避免冷饮。运动后更换汗湿衣物,保持身体干爽。也可配合八段锦、五禽戏、吐纳法、六字诀等中医功法进行锻炼。

【呼吸吐纳法】

选择一个安静、空气新鲜的环境进行练习。采取舒适的站立或坐姿,保持脊柱自然伸直,全身放松,集中精神,进行深呼吸,慢慢吸气使腹部膨胀,然后缓缓呼气使腹部收缩。这种腹式呼吸有助于增加肺活量,促进气血流通。练习过程中还可配合“六字诀”(嘘、呵、呼、呬、吹、嘻),每个字对应不同的脏腑,通过发声来调理。长期练习吐纳法可以缓解压力,增强体质,对呼吸系统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1. 饮食调养

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促进体内湿热的排出。宜食用具有清热利湿功效的食物,如绿豆、冬瓜、丝瓜、黄瓜、西瓜、薏米,赤小豆、扁豆、鸭肉、鲫鱼等。少食羊肉、动物内脏等肥厚油腻之品。避免食用辣椒、大蒜、洋葱等辛温食物。注意必须限烟戒酒。

适合湿热体质人群或用于夏季湿热调理的药膳

苦瓜黄豆排骨汤

材料:苦瓜1-2条,黄豆100~150g,排骨500g,姜3片,盐适量。

做法:苦瓜洗净,去籽后切成块;黄豆提前浸泡至软身;排骨洗净,剁成小块后焯水去腥。锅中加水,放入排骨和姜片,大火煮沸后转小火,加入泡好的黄豆慢煮。排骨煮至半熟时,加入苦瓜块,继续滚至排骨熟透,加入适量的盐矫味即可。

功效:清热解暑,健脾利湿。

荷叶粥

材料:干荷叶3-5片,粳米100-150g,冰糖或白糖适量。

做法:干荷叶清洗干净后剪成小片,放入锅中加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10-15分钟,之后过滤取荷叶水。粳米淘洗干净,放入荷叶水中,大火煮沸,转小火慢煮至米粒熟透、粥稠。根据口味加入适量冰糖或白糖,继续煮至糖溶化,粥呈碧绿色即可。

功效:清热解暑,健脾化湿,化浊降脂,促进食欲。

两豆汤

材料:绿豆150克,赤小豆150克,冰糖适量。

做法:两豆清洗干净,去除杂质,浸泡在清水中至少2小时。将浸泡好的两豆放入锅中,加入足够的水,大火煮沸,水开后转小火,慢炖至两豆开花。加入适量的冰糖,待豆汤自然冷却后即可饮用,或可放入冰箱冷藏,冷热皆宜。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

林琳诊室 | 暴雨连绵湿气重,祛湿养肺正当时
林琳诊室 | 咳嗽反复老不好?须警惕这个病
林琳诊室 | 慢阻肺病情时好时坏?原来是这项工作没做好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