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非遗之美在东营:传统音乐、舞蹈与医药的瑰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非遗之美在东营:传统音乐、舞蹈与医药的瑰宝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845539

在历史的长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匠心。近日,山东省东营市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其中传统音乐、传统舞蹈和传统医药领域的三个项目尤为引人注目。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非遗瑰宝,感受它们独特的文化魅力。

东营古琴艺术

古琴艺术,作为中国最古老的音乐形式之一,通过演奏者对古琴结构、记谱和技艺的学习,来表达世界的韵律。其传承方式以口传心授为主,记谱方式亦保持着传统的特色。传承人张良杰不仅掌握了多个流派的演奏风格,还开创性地编纂了缺失的古琴谱,使之更便于教学,同时保留了传统曲目的精髓。此外,他还积极探索新曲目的移植,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推动了高雅艺术的普及。2024年,该项目成功入选第六批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利津竹马灯

利津竹马灯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至今已有270年的历史,是利津县及周边地区重要的民间灯会表演艺术。它由赵自厚创办,历经七代传承,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民间舞蹈艺术体系,主要展现“昭君出塞”的故事。表演形式多样,包括跑灯、布阵、队列等,内容丰富。道具和服装均由村内匠人手工制作,特别是“竹马”道具,晚间演出时内张灯,五彩斑斓。演员们扮演不同角色,塑造出栩栩如生的形象。利津竹马灯集故事情节、民间美术、音乐、舞蹈、手工技艺于一体,展现了浓厚的乡土文化魅力。2024年,该项目同样入选第六批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德顺堂传统痔瘘疗法

德顺堂传统痔瘘疗法源自广饶县东北西村的李氏家族,传承至今已有6代。该疗法以辨证施治、秘方用药和技法手术为特色,采用内治外治相结合的方式。目前保存的治疗方法包括痔瘘内治法、外治罨敷熏浴方、油膏等。特色技术手法有火针疗法、拴勒疗法、砭针疗法、砂穴疗法、挑治疗法、切除法等。2024年,该项目成功入选第六批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匠心,展现了东营市丰富的文化遗产。通过保护和传承这些非遗项目,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