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视网膜脱离:黄金72小时救治时间窗,这些高危人群需警惕
急性视网膜脱离:黄金72小时救治时间窗,这些高危人群需警惕
视网膜脱离是一种严重的眼科急症,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永久性失明。特别是对于50岁以上、高度近视以及白内障术后患者来说,更需要警惕这种疾病。本文将通过一个真实案例,为您详细介绍视网膜脱离的症状、高危人群以及黄金救治时间窗。
图@视觉中国
真实案例:53岁阿姨旅游后突发视网膜脱离
53岁的李姨退休后时常和亲朋好友结伴旅游,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去年5月,李姨与家人一起前往西北旅游,多日舟车劳顿后,李姨感冒了。次日醒来,李姨发现眼睛明显不舒服,“看不清了,有黑影闪过”。回到家后,李姨在当地医院就诊,经检查发现是视网膜脱离。
“我没有近视眼,最近也没有剧烈运动,怎么会这样呢?”看到诊断结果,李姨火速前往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就诊,经过及时手术治疗,李姨的视力恢复正常。
高危人群:不仅仅是近视眼患者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李涛主任医师介绍,除了近视眼特别是高度近视眼容易引发视网膜脱离外,50岁以上的人群也是高发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睛玻璃体会出现液化等情况,这会增加视网膜脱离的风险。“近视、50岁以上、白内障术后置换了人工晶体,这三类都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发生的高危因素。”
此外,在旅途的颠簸过程中,眼部有基础病变的情况下是容易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在身体疲劳情况下,也会容易诱发视网膜动静脉堵塞,糖尿病患者外出旅游血糖波动时引起眼底出血的概率也会增加。因此,老年人在旅途过程中要保护好眼睛,避免异物擦伤、划伤等,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休息时间。
三种类型:孔源性最常见
视网膜脱离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临床上超过90%的患者属于此类,多由视网膜裂孔引起。
-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多见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到严重增殖期的患者。
- 渗出性视网膜脱离:较为少见,多由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炎、葡萄膜炎等眼内病变引起,一般不需要手术,需对原发眼病针对性治疗。
黄金72小时:及时就医至关重要
视网膜脱离的病程往往与个体玻璃体状态有关,有的发展缓慢有的发展迅速。一般来说,玻璃体液化程度越高,出现裂孔后视网膜脱离过程就会越迅速。当患者出现有持续闪光感、固定黑影、视物变暗、视物变形、视力下降等症状时,应警惕排查是否出现了视网膜脱离。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它的救治时间是有时间窗的,应该急诊尽快手术处理。”李涛提醒。临床中,常常遇到一些患者辗转求医,最终错过了最佳手术时间。
相关研究显示,视网膜神经上皮一旦发生脱离,90分钟内开始发生视网膜神经细胞的损伤和死亡。如果脱离的区域在周边边缘地带,影响相对小一些;如果脱离区域累及黄斑区,则对视力影响非常大。“视网膜脱离救治时机是越快越好。如果累及黄斑区域,72小时内及时手术,有50%以上概率视力可以恢复0.5以上;超过72小时甚至超过一周,哪怕手术很成功,视网膜贴平效果很高,视力往往会在0.5以下。”
急诊绿色通道:24小时专家坐诊
从2020年年底起,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在区庄院区设立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急诊绿色通道,一旦确诊,马上启动绿色通道,每天24小时有教授级专家坐诊,确保手术及时到位。这三年来,已成功救治了1500多名患者。数据显示,绿色通道开通后,70%患者从接诊、检查到手术往往可在24小时内完成,90%的患者可在48小时内完成手术。
本文原文来自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