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血糖管理:低升糖饮食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生活中的血糖管理:低升糖饮食法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cycitrus.com/zh-TW/blogs/specialcolumn/150173?srsltid=AfmBOorF15o5pXDqVz0r4o-D-m8bkLp-Ra82k6uLpq1asVXRdC7FiL3N
在现代生活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和肥胖症等慢性疾病逐渐年轻化。低升糖饮食法作为一种有效的血糖管理方式,通过选择低GI值食物和控制GL值,可以帮助人们稳定血糖、增加饱腹感,从而达到健康减重和维持良好体态的目的。
低升糖饮食法包含两项核心概念:低升糖指数(GI值)食物和每餐的升糖负荷(GL值)。这种饮食模式旨在减少血糖波动,增加饱腹感,避免过量饮食,从而达到维持健康体重和预防疾病的效果。
升糖指数的重要性
升糖指数(GI值)是指食物在食用后两小时内使血糖上升的幅度,范围从0到100。食物的GI值越高,食用后血糖上升速度越快,反之则越慢。根据GI值,食物可分为三类:
- 低GI值(≤55)
- 中GI值(56~69)
- 高GI值(≥70)
低GI食物能够使血糖缓慢上升,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这对于预防糖尿病和控制体重都具有重要意义。
不可忽视的升糖负荷
升糖负荷(GL值)用于计算摄入的碳水化合物量对血糖的影响,可以看出是否摄入了过多的含糖食物。GL值可分为三类:
- 低GL值(≤10)
- 中GL值(11~19)
- 高GL值(≥20)
GL值的计算公式为:GL = GI × 摄取的碳水化合物量(g)/ 100。例如,即使选择低升糖指数30的冬粉,若一餐吃进2捆冬粉(含碳水化合物约60g),这餐的GL值 = 30 × 60 / 100 = 18,归类为中GL值食物。为了稳定一餐的血糖,建议维持在低至中GL值以内,控制碳水化合物食物的份量。
低升糖饮食的食品选择与规划
想要进行低升糖饮食,可以选择以下食物(均为中、低GI值):
- 全谷杂粮类:藜麦、燕麦(非即食)、鹰嘴豆、糙米、100%全麦面包(全粒粉制)、芋头、水煮地瓜、煮熟后冷却至少24小时的马铃薯、莲藕、冬粉(绿豆淀粉制)、意大利面、荞麦面
- 水果类:草莓、木瓜、橙子、柠檬、奇异果、苹果、樱桃、桃子、哈密瓜、芒果、香蕉
- 乳品类:牛奶、无糖酸奶、奶酪
- 所有新鲜豆鱼蛋肉类
- 所有新鲜蔬菜类
- 所有油脂与坚果种子类(不含加糖调味者)
此外,可以通过以下原则来规划低升糖饮食菜谱,避免摄入过多:
- 每餐全谷杂粮类:面食、冬粉、莲藕不超过一碗,其余全谷杂粮类不超过半碗(一碗为250ml的标准碗)
- 每餐豆鱼蛋肉类:至少摄入一掌心大的份量
- 每餐蔬菜类:至少摄入半碗以上
- 每天水果类:不超过2份(1份约1个棒球大小)
- 细嚼慢咽,先吃蔬菜和豆鱼蛋肉类食物,最后再吃全谷杂粮类与水果类
- 避免久煮糊烂与切碎打泥的全谷杂粮或水果类
- 避免过熟的水果(例如熟透的香蕉GI值>未全熟的香蕉)
结语
低升糖饮食法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方便落实在生活中的血糖管理方式,适合想要维持体态、进行健康减重、想稳定饭后血糖波动的人来执行。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并搭配固定的碳水化合物摄入份量,便能增加饱腹感,避免暴饮暴食,让每个人都能更好地控制血糖,改善健康状态。
热门推荐
如何打造一个隔音空间?这种隔音空间怎样设计能达到更好效果?
打5元10元麻将算违法吗?法律这样解释
三国志战略版蜀国阵容搭配攻略:刘备张飞魏延蜀T0阵容战法搭配
女生喉结突出怎么回事
斩获国际大奖!“华农牌”机器人,已经是next level
速查!你的身份信息可能被别人绑定了微信支付!
别太瘦!身上这4个地方有点肉才好!这种身材最长寿
有抑郁症的男朋友该怎么办
白藜芦醇的神奇功效你了解多少?
商纣王:一位毁誉参半的能君,却因政策激进被奴隶主贵族联合推翻
期货大宗商品包括哪些?这些大宗商品的市场趋势怎样分析?
你知道什么是仿制药吗?如何确定仿制药的疗效与原研药一致?
自发面发酵时间揭秘,最佳效果需多久?
德巴金治疗癫痫效果好吗
如何管理笔记本电源:持续插电与拔掉电源的选择指南
一文带你了解脱发类型、原因与治疗方法
计网 - 如何理解 Mac地址 、 IP地址 、端口号
单词 over 的常见用法
川西网红打卡地,你知道有哪些吗?
乳果糖口服溶液药理机制
如何彻底消除恐惧
阴阳师SSR式神杀生丸技能介绍及御魂搭配攻略
如何进行环保装修?进行环保装修有哪些材料选择?
河南在抗战期间的贡献为何不亚于四川,出兵高达200多万人
不是少了,而是多了:中国人口众多面临的多元挑战
股票市场中的流动性问题有何特点?它们如何影响交易?
改小领口最简单的方法 衣服改小领口
暑热难耐 适合夏天服用的清热药材有哪些?
小学六年级数学重点知识归纳:分数乘除法运算详解
系统思维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