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疫苗接种全攻略:从传统方案到mRNA新技术
狂犬疫苗接种全攻略:从传统方案到mRNA新技术
狂犬病是一种致命的病毒性疾病,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达到100%。因此,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及时接种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唯一有效手段。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关于狂犬疫苗接种的各种疑问。
狂犬疫苗有哪些种类?
目前市面上主要有两种类型的狂犬疫苗:
动物源细胞基质疫苗:这是传统的疫苗类型,使用动物细胞培养狂犬病毒,再经过灭活处理制成。价格相对较低,但需要接种5针。
人源细胞基质疫苗:使用人二倍体细胞培养病毒,安全性更高,免疫原性更好。虽然价格较高,但接种针次减少,通常只需4针。
如何选择接种方案?
目前我国批准上市的狂犬疫苗免疫程序有两种:
5针法:分别于注射当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和第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剂次,共注射5剂次。
“2-1-1”程序:分别于注射当天注射2剂次(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注射1剂次),第7、21天各注射1剂次,共注射4剂次。
两种方案各有优劣,具体选择应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决定。
特殊人群如何接种?
儿童:儿童接种狂犬疫苗的剂量与成人相同,但接种部位应选择大腿前外侧肌肉,禁止臀部注射。
孕妇:狂犬病疫苗不含有活病毒,不会对胎儿造成感染。如果孕妇被动物咬伤,应及时接种疫苗。但考虑到孕期的特殊性,接种前应与医生充分沟通。
免疫功能低下者:对于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或患有免疫缺陷疾病的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接种,并可能需要额外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接种后可能出现哪些不良反应?
狂犬疫苗一般安全性良好,但部分接种者可能会出现以下不良反应:
- 局部反应:注射部位疼痛、红斑、水肿、瘙痒、硬结等。
- 全身反应:轻微发热、寒战、晕厥、乏力、头痛、眩晕、关节痛、肌肉痛、胃肠道功能紊乱等。
- 过敏反应:极少数人可能出现皮疹、荨麻疹、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
如果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狂犬疫苗的最新研究进展
近年来,mRNA疫苗技术在狂犬病预防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与传统疫苗相比,mRNA狂犬疫苗具有以下优势:
接种针次减少:从目前的研究数据来看,mRNA狂犬疫苗可能只需要接种1-2针,就能提供充分的保护。
免疫效果更优:mRNA疫苗可以诱导更高水平的中和抗体,产生更广泛的免疫保护。
安全性良好:在动物实验和早期临床试验中,mRNA狂犬疫苗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
目前,包括艾美疫苗、CureVac在内的多家企业和机构都在积极研发mRNA狂犬疫苗。其中,艾美疫苗研发的LVRNA001在小鼠和恒河猴模型中均显示出100%的保护效果,且只需接种两针。
总结
狂犬病是一种可防不可治的疾病,及时接种疫苗是预防的关键。无论是传统的5针法还是“2-1-1”程序,都能提供有效的保护。对于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接种方案。随着mRNA疫苗技术的发展,未来狂犬疫苗的接种将更加便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