钰洲启航轮搁浅事件:台湾多部门积极应对 防止油污泄漏
钰洲启航轮搁浅事件:台湾多部门积极应对 防止油污泄漏
近日,大陆籍货轮"钰洲启航"在台湾新北市野柳岬附近海域因台风期间主机动力不足而搁浅。事件发生后,台湾交通部航港局等相关部门迅速启动应急机制,采取多项措施防止油污泄漏,并积极展开抽油作业。
针对大陆籍货轮"钰洲启航"因台风期间搁浅,台湾交通部航港局会同海保署与新北市环保局等单位积极应对,目前已完成难船油柜防堵工作,并在野柳、东澳、龟吼、大武崙及核二厂进水口等关键位置布设拦油索等防污设施。相关部门每日持续监控岸际与海面情况,目前尚未发现油污泄漏。同时,已安排船舶在海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展开抽油作业,并寻求更大型船舶协助。
航港局说明,"钰洲启航"轮于康芮台风警报发布前十余小时(10月29日)出港避风,由于主机动力不足,于11月1日凌晨在新北市野柳岬附近海域搁浅。航港局海事中心于29日中午主动发现该船船速异常,随即通报国搜中心及海巡署启动紧急应变机制,并积极协助船方调派拖船实施救援。海巡署成功救援17名船员,但船长在未出现流锚现象的情况下于当晚9时宣布弃船,导致搁浅事件发生。
航港局成立应变小组至今已召开12次应变会议,每日持续监控岸际及海面情况,目前尚未发现油污泄漏。同时,在海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持续维持"钰洲启航"轮周边拦油索布设工作,如有异常发生将立即处置,以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关于该轮在台风前出港避风的程序,台湾港务公司表示,根据《商港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商港内船舶在台风警报发布后,应加强防台措施或依商港经营事业机构指示移泊或出港。基隆港务分公司依据该法规制定《基隆港台风期间船舶靠泊作业要点》,其中规定在七级暴风圈抵达基隆港六小时前,应暂停船舶进出港作业。对于危险品船、汽车船、货柜船及吃水较深的船舶,应在港口进港管制前离港避风。此次"钰洲启航"轮因货载量体过大、重心过高,且水线以上高度达70米,远超过货柜船高度,自知无法在港避风,向基隆港务分公司提出出港避风申请。经评估后,该轮于28日下午5时7分获得出港避风许可,在港口进出港管制前46小时出港。
为提升海难应变能力,台湾行政院已于2023年9月3日核定"强化离岸风场紧急拖救船舶能量计划",计划以劳务采购方式引进国内外大型拖救船舶在台湾港口待命,要求具备对抗八级风、四到六米浪高能力,马力不低于一万匹,拖力达150吨以上。该计划预计于2024年下半年完成采购程序,由专业厂商负责运维操作,以提升台湾海难船舶拖带能力,防止类似搁浅事件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