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打卡:从张骞墓到武侯祠
暑假打卡:从张骞墓到武侯祠
今年夏天,汉中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游客们纷纷前往张骞墓和武侯祠探寻历史遗迹。张骞墓景区展示了这位伟大探险家开辟丝绸之路的传奇故事,而武侯祠则让人领略三国文化魅力。无论是书法爱好者还是历史文化迷,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瞬间。快来抓住假期尾巴,感受汉风古韵吧!
张骞墓:丝绸之路的起点
张骞墓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博望镇饶家营村,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这里不仅是西汉时期杰出外交家、探险家张骞的安息之地,更是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见证。
张骞墓坐北朝南,呈覆斗形,南北长35.6米,东西宽20米,高5米。墓前立有“汉博望侯张骞之墓”碑石,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历史系发掘时所立。墓前还有汉代石雕等文物,进一步证实了这座墓葬的身份。
景区分为东西两区,东区以张骞墓为核心,采用仿汉风格建筑,建有飞檐斗拱的祭祀大殿、别具匠心的汉式阙楼等。展厅内利用绘画、图片、拓片、沙盘、视频等,展示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张骞不平凡的一生以及“丝绸之路”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巨大作用。
西区为综合展示区,依据城固文化遗产和馆藏文物特点,设置有“汉上名城--城固”、“叩古宝山”、“城固出土青铜器”、“两汉城固历史文化”、“西北联大在城固”等主题展,并通过珍贵文物展览、场景复原、沙盘、视频等,展示了城固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轨迹。
武侯祠:三国文化的瑰宝
武侯祠,又称诸葛庙,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勉县武侯镇,是中国众多武侯祠当中建祠最早、且由皇帝下诏修建的祠庙。蜀汉景耀六年(263)为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而建的祠堂,现存建筑大都保持着明清时代风格,集建筑、园林、雕刻、绘画、书法、文学于一体。
武侯祠内文物丰富,匾联层层,碑石林立,古树名木甚多。祠内建筑布局严谨,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山门、乐楼、拜殿、大殿、寝殿等,两侧配以厢房、回廊。各殿宇内陈列着历代碑刻、匾额、对联及名人字画,其中以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最为著名。
祠内还保存着多株千年古柏,其中最著名的是“旱莲柏”,树龄已有1700多年,相传为诸葛亮亲手所植。这株古柏树干挺拔,枝叶繁茂,每年春季都会开出淡紫色的花朵,形似莲花,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
旅游攻略
交通指南
从汉中火车站出发,可以先乘坐公交车前往汉中市博物馆,然后转乘前往石门栈道的102路或21路公交车。从石门栈道出发,可以自驾或包车前往勉县武侯祠,全程约88公里,用时约90分钟。
门票信息
- 张骞墓:成人票20元,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9:00-17:00
- 武侯祠:门票70元,开放时间为9:00-17:30(17:00停止售票)
优惠政策
- 儿童:1.2米(含1.2米)以下的儿童免费;6周岁(含)(1.2米以上)-18周岁(含18周岁)未成年人,持有效证件半价
- 老人:65岁(含)以上的老年人,持相关有效证件免费
- 军人:现役军人及其随行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持相关有效证件免费
- 人民警察、应急消防救援人员、部队文职人员:持相关有效证件免费
- 记者:持相关真实有效证件免费
- 残疾人:持相关有效证件免费
- 学生: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持有效证件半价
特色体验
美食推荐
- 热面皮:汉中特色小吃,以大米面为主料,调以豆芽、菠菜等,加入特制辣椒油,口感爽滑
- 核桃馍:外酥里嫩,香甜可口,是汉中传统名小吃
- 菜豆腐:用新鲜蔬菜和豆腐制成,清淡可口,营养丰富
- 褒河鲜鱼:石门栈道景区附近有著名的褒河鲜鱼一条街,鱼肉质紧实,做法多样
文创产品
- 油菜花系列文创产品:以汉中油菜花海为设计元素,包括书签、明信片等
- 张骞系列文创产品:以张骞出使西域为主题,包括纪念币、丝巾等
- 羌绣系列文创产品:展现羌族文化特色的刺绣工艺品
- 罐罐茶:汉中传统茶具,小巧精致,适合收藏
结语
从张骞墓到武侯祠,这段旅程不仅是对汉中历史文化的追寻,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壮举,诸葛亮鞠躬尽瘁的忠贞,都深深印刻在这片土地上。这个暑假,不妨来汉中,亲身感受这段跨越千年的历史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