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高发季,如何理性应对“神药”抢购潮?
流感高发季,如何理性应对“神药”抢购潮?
随着冬季的到来,流感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近期,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我国多地呈现高发态势,抗流感药物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成为热门话题。面对流感来袭,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应对?本文为您详细解答。
流感形势如何?是否比往年更严重?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数据,当前我国正处于流感季节性流行期,主要流行毒株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监测结果显示,虽然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持续上升,但本次流行强度低于上一个冬季流行季。北方大部分省份的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已开始下降,南方个别省份也呈现下降趋势。
“流感神药”玛巴洛沙韦真的那么神奇吗?
玛巴洛沙韦(商品名“速福达”)因其便捷的用药方式(单次口服)和快速的起效时间(24小时内停止病毒排毒)而备受关注。然而,专家指出,将其称为“神药”并不准确。
玛巴洛沙韦通过抑制流感病毒RNA聚合酶PA亚基的内切酶活性,阻断病毒复制过程中的“抢帽”机制,从而达到抗病毒效果。与传统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相比,玛巴洛沙韦具有用药便捷的优势,但并不意味着它就是“最好”的选择。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副主任刘焱斌表示:“每种药物作用于病毒在体内细胞传播的阶段不同,不存在‘最好’这种概念。玛巴洛沙韦也有一些不良反应,需要谨慎使用。”
为什么会出现药物抢购潮?
面对流感高发,一些药店将玛巴洛沙韦的价格上调至300元人民币一盒,较平时上涨三成以上。这种抢购潮反映了公众对流感的焦虑情绪,但专家认为这种行为并不理性。
刘焱斌主任指出:“目前抗流感药物供应充足,除了玛巴洛沙韦,还有奥司他韦、阿比多尔等多种选择。这些药物都是处方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特别是儿童和孕妇等特殊人群。”
如何正确应对流感?
及时就医:出现流感样症状(高热、咳嗽、咽痛、肌肉酸痛等)后,应及时就医,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用药时机很关键,一般建议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
合理用药: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各有优劣。奥司他韦适用人群更广,包括1岁以上儿童;玛巴洛沙韦则用药更便捷,但5岁以下儿童暂不推荐使用。
接种疫苗:世界卫生组织已更新2024-2025年北半球流感疫苗组分建议,包括A(H1N1)pdm09、A(H3N2)和B型流感病毒的相应株系。建议高危人群及时接种。
个人防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注意休息,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 儿童:5岁以下儿童是流感高危人群,应优先考虑奥司他韦。
- 孕妇:孕妇禁用玛巴洛沙韦,建议使用奥司他韦。
- 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这些人群感染流感后易出现并发症,应及时就医。
面对流感高发季,我们既要重视,也不必恐慌。通过科学用药和综合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应对流感威胁。记住,合理用药是关键,切勿盲目抢购和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