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舰在亚龙湾军港展开训练,美军侦察机抵近侦察暴露其战略价值
山东舰在亚龙湾军港展开训练,美军侦察机抵近侦察暴露其战略价值
1月13日,一架美国空军RC-135V电子侦察机沿着广东、海南岛南下到西沙群岛进行抵近侦察。这一罕见的长时间、大范围侦察行动,很可能与几天前山东舰在三亚军港的训练活动有关。
1月10日,央视新闻报道显示,解放军在海南三亚某军港组织了一场管损管操演,演练对象正是山东舰。当时,三亚军港内停靠着包括4艘055导弹驱逐舰在内的10余艘军舰,展现出强大的海上作战力量。
作为中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配套的常规动力航空母舰,山东舰入列5年来,已经具备了全天候复杂气象作战能力。从近海到远洋,从体系到联合,山东舰结合自身使命任务,利用重大演训等时机,狠抓综合能力生成,不断推动综合作战能力快速提升。
在训练方面,山东舰创造了多个“首次”纪录:
- 2020年5月,完成首次航行训练,标志着初步形成战斗力
- 2021年7月,戴明盟驾驶歼-15战机完成首次着舰
- 2023年,首次成体系、成规模远赴西太平洋海域参加环台岛战备警巡和“联合利剑”演习
- 2024年10月,与辽宁舰编队首次开展双航母编队演练
山东舰的快速发展,体现了中国海军在航母领域的技术突破。目前,山东舰已经具备了全天候复杂气象作战能力,舰载机放飞保障时间大幅缩短,再次出动准备效率显著提高。这些进步不仅体现在单舰训练上,更在编队演练、远海部署等实战化训练中得到验证。
在南海地区,山东舰的战略意义尤为突出。作为南部战区的重要力量,山东舰不仅能够执行海上警巡任务,还能与海警船协同行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此次在三亚军港的训练活动,正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其在南海地区的作战能力。
展望未来,随着福建舰的即将服役,中国海军将形成双航母编队作战能力。福建舰作为中国首艘采用电磁弹射技术的航母,将带来舰载机起降效率的大幅提升。目前,福建舰已完成第六次海试,专家预测可能在海试一周年之际正式服役。
双航母编队的形成,将使中国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迈上新台阶。山东舰与福建舰的协同作战,不仅能提升编队的整体作战效能,还将为中国海军走向深蓝提供更强大的支撑。随着航母编队体系作战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海军将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