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兑日元汇率大跌,中国经济如何应对?
人民币兑日元汇率大跌,中国经济如何应对?
2025年开年以来,人民币兑日元汇率出现大幅波动,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最新数据显示,100日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已从2024年11月的4.634元跌至4.7344元,跌幅达1.29%。这一波动不仅影响中日双边贸易,更牵动着全球金融市场神经。
日元为何持续贬值?
本轮日元贬值始于2022年初,当时1美元兑115日元,而到了2024年4月,这一数值已突破156日元,创下自1990年5月以来约34年的新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美联储的激进加息政策是重要推手。自2022年起,美联储为应对通胀连续加息,导致美元走强,非美货币普遍承压。尽管日本经济基本面有所改善,但日本央行仍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导致日元与美元息差扩大,日元汇率持续走低。
其次,日本经济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不容忽视。作为资源贫乏的岛国,日本在能源、食品等重要资源上高度依赖进口,这使得日本对外汇的需求持续增加。同时,日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持续逆差,进一步加剧了日元贬值压力。
此外,日本企业在海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但收益回流国内的动力不足,这也成为日元贬值的重要因素。尽管日本政府多次口头干预,但由于国内债务规模庞大,实际加息空间有限,政策效果并不理想。
人民币贬值对中国影响几何?
人民币兑日元汇率的下跌,对中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积极方面看,人民币贬值有利于提升中国产品在日本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出口增长。同时,赴日旅游和留学成本降低,有望刺激相关需求增长。
然而,这也带来了一些挑战。人民币贬值导致从日本进口商品的成本上升,可能推高国内相关商品价格。对于依赖日本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中国企业来说,生产成本可能增加,进而影响利润空间。此外,持有日元资产的中国投资者可能面临汇兑损失,需要重新评估资产配置策略。
中国如何应对汇率波动?
面对人民币兑日元汇率的大幅波动,中国政府和企业正在积极应对。从政策层面看,中国央行可能通过干预外汇市场、调整利率等方式稳定汇率。同时,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提振内需,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
企业层面,需要灵活调整供应链和市场策略。对于出口企业来说,可以抓住人民币贬值的机遇,扩大在日本市场的份额。而进口企业则需要通过优化采购策略、寻找替代供应商等方式,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成本压力。
从长远来看,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将取决于中国经济基本面。毕马威最新发布的《2025年宏观经济十大趋势展望》报告指出,虽然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面临诸多挑战,但9月末以来政策转向发力,市场出现积极变化。预计在增量政策支持下,2025年中国经济将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GDP增速有望达到4.6%左右。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张礼卿也表示,适度容忍货币贬值对于中国经济继续向好具有积极意义。他认为,日元贬值会鼓励中国进口日本产品和刺激国人赴日旅游,但对中国的出口影响有限。
总体来看,人民币兑日元汇率的波动虽然带来一定挑战,但也孕育着新的机遇。随着中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人民币汇率有望保持基本稳定。企业和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灵活调整策略,以应对可能的市场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