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苑子(津沙苑子):传统中药材的全面解析
沙苑子(津沙苑子):传统中药材的全面解析
沙苑子,又称潼蒺藜、沙蒺藜、沙苑蒺藜、津沙苑子,是传统中药材中的一种重要药材。它主要来源于豆科植物扁茎黄芪(蔓黄芪)Astragalus complanatus R. Br.的干燥成熟种子,天津地区还使用豆科植物华黄芪Astragalus chinensis L.的干燥成熟种子。沙苑子具有温补肝肾、固精缩尿、明目等功效,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
基本信息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扁茎黄芪(蔓黄芪)Astragalus complanatus R. Br.的干燥成熟种子。天津尚习用豆科植物华黄芪Astragalus chinensis L.的干燥成熟种子。
别名:潼蒺藜、沙蒺藜、沙苑蒺藜、津沙苑子。
采收加工:秋末冬初果实成熟尚未开裂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晒干。
性味与归经:甘,温。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温补肝肾,固精,缩尿,明目。用于肾虚腰痛,遗精早泄,白浊带下,小便余沥,眩晕目昏。
用法与用量:9-15g;用时捣碎。
注意事项:暂无。
药材产地:扁茎黄芪主产于陕西、河北、山西等地。华黄芪主产于河北、河南、山东等地。
质量评价:以粒大、种仁饱满者为佳。
现代药理:沙苑子主要含有黄酮类、三萜类、氨基酸类、微量元素等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保肝护肝、调节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血压、抗纤维化及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等作用。
标准来源:《天津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5年版
植物形态
扁茎黄芪(蔓黄芪)Astragalus complanatus R. Br.
华黄芪Astragalus chinensis L.
药材性状
扁茎黄芪
略呈肾形而稍扁,长2~2.5mm,宽1.5~2mm,厚约1 mm。表面绿褐色或灰褐色,光滑,脐部微向内凹陷。质坚硬。子叶2,淡黄色。气微,味淡,嚼之有豆腥味。
沙苑子药材(扁茎黄芪)
华黄芪
呈较规则的肾形,长2-2.8mm,宽1.8-2mm,厚约1mm。表面暗绿色或棕绿色,光滑。一侧中部凹入较深。
沙苑子药材(华黄芪)
饮片性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性状同药材。
沙苑子饮片(左扁茎黄芪,右华黄芪)
沙苑子饮片(左扁茎黄芪,右华黄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