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雨姐“翻车”背后:从战狼版李子柒到被罚165万
东北雨姐“翻车”背后:从战狼版李子柒到被罚165万
2024年10月,拥有2400万粉丝的抖音网红“东北雨姐”因红薯粉造假事件被处以165万元罚款,所售粉条厂家更是被罚671万元。这一事件不仅让东北雨姐的账号被责令暂停经营,更让这位曾经的头部达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从“战狼版李子柒”到“翻车女王”
2022年下半年,东北雨姐以独特的“彪悍”风格迅速走红。她扛半扇猪、垒猪圈、挑大柴的雷厉风行形象,加上标志性的大嗓门和节奏感强的背景音乐,成功开辟了短视频的新赛道。数据显示,她在52天内实现了从100万到500万的粉丝增长,最热视频收获超400万点赞。
然而,这位被誉为“战狼版李子柒”的网红,却在短短一年内多次陷入“翻车”风波。2023年年底,她因售卖非洲雁被质疑货不对板;2024年9月,发布的稻田蟹视频被指造假;紧接着,红薯粉条事件更是让她的粉丝量在三天内掉了近68万。
翻车背后的商业版图
东北雨姐的商业版图远比其短视频内容更为复杂。天眼查App显示,目前她关联的公司中,仅辽宁雨姐电商直播孵化基地有限公司为存续状态,注册资本3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业务培训、互联网销售、营业性演出、演出经纪等。
而其丈夫白国辉更是通过直接或间接持股,控制着28家企业,版图涉及商贸、传媒、广告策划、电商直播等多个领域。知识产权信息显示,常小雨曾分别于2021年7月和2023年2月申请注册多枚“东北雨姐”“大东北雨姐”商标,其中“大东北雨姐”商标均已成功注册。
短视频时代的信任危机
东北雨姐的遭遇并非个案。在短视频时代,为了获取流量和商业利益,部分网红通过摆拍、剧本等手段制造虚假内容,这已成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四川凉山公安机关侦办的“系列网红直播带货案”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涉案人员通过打造人设、编撰内容等方式进行虚假营销,最终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指出,短视频平台应加强自我监管,实施内容审核机制,并开发AI和机器学习工具来自动识别和标记可能的造假视频。同时,用户参与监督也是治理造假短视频乱象的重要环节,平台应建立便捷的举报通道,鼓励用户对虚假内容进行反馈。
东北雨姐的未来何去何从?
面对信任危机,东北雨姐的未来之路充满挑战。虽然她每次“翻车”后都会道歉并承诺退款,但粉丝的信任度已大幅下降。仅红薯粉条事件就导致掉粉187.5万,而其账号橱窗也被迫关闭,多个品牌已与其停止合作。
从长远来看,东北雨姐要想重新获得粉丝信任,需要进行深刻的反思和调整。这可能包括:
- 重建信任:通过透明化运营和真实内容创作,重新赢得粉丝信任。
- 调整内容方向:减少过度包装和摆拍,转向更真实、接地气的内容创作。
- 优化供应链管理:加强对带货产品的质量把控,确保货真价实。
- 加强团队建设:完善危机处理机制,提升团队的专业性和责任感。
然而,在当前的网红经济环境下,重建信任绝非易事。一方面,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机制倾向于推送低价商品,这使得许多网红不得不在价格战中妥协产品质量;另一方面,消费者对网红带货的信任度普遍下降,对产品真实性的质疑日益增加。
东北雨姐的案例揭示了网红经济中一个深刻的矛盾:在追求短期利益和流量的同时,如何保持内容的真实性和商业的可持续性?这不仅是东北雨姐个人的困境,更是整个短视频行业需要面对的挑战。
结语
东北雨姐的“翻车”之路,折射出短视频时代网红经济的诸多问题。从最初的走红到多次“翻车”,再到被处以重罚,她的经历不仅是一个网红的兴衰史,更反映了当前网红经济中普遍存在的信任危机。在追求流量和商业利益的同时,如何保持内容的真实性和商业的可持续性,是每一个网红和内容创作者都需要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