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半个世纪的青春相逢——抗美援朝老兵访谈
跨越半个世纪的青春相逢——抗美援朝老兵访谈
在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军旅重忆 乡野留声”暑期社会实践队的组织下,6月29日至7月1日,一场跨越半个世纪的青春对话在台州市黄岩区展开。抗美援朝老兵何平和胡蓉珍,这对在战场上相遇、相识、相恋的夫妻,向来访的大学生们讲述了他们当年的战斗经历和革命初心。
忆初心:战场背后的故事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19岁的何平与15岁的胡蓉珍响应国家号召,奔赴战场。谈起参军的初心,胡蓉珍老人提到了她曾经的初中班主任。她的初中班主任是一位地下党员,平日里对她的思想影响非常大,因此她毅然决定要参军,参加抗美援朝。何平老人也提到,抗美援朝前有内部动员,当时自己也没有什么过多的想法,认为自己既已是军人,国家让去哪就去哪,坚决服从命令。
听了二老的话,同学们也都肃然起敬,正值青春年华的时刻,却愿意冒着生命危险毅然选择前往朝鲜,这也让同学们回忆起当初自己参军的初心。
记往事:永远铭记的历史
访谈间,何平老人谈起一段往事,1950年组建了一个团,是第一批前往朝鲜的部队,而何平就是其中一员。他们从黄岩步行出发直至苏州,条件异常艰苦。胡蓉珍老人也提到当时的居住、饮食条件确实艰苦,睡的是圆木头拼起的床,吃的是压缩饼干,严重缺水,只能饮雪。
胡蓉珍老人还分享了珍藏的照片,热情地向同学们介绍那段峥嵘岁月。这是和朝鲜人民的合照、这是参演电影的照片……
抗美援朝时期,胡蓉珍老人的主要工作是文印,但也参与过前线战斗。她曾经参与过鱼隐山战争,鱼隐山938.2高地是志愿军防御的门户,他的团长领着她以及其他6人一同前往,那里炮火燎原,硝烟弥漫。仅靠七人之力根本无法与敌抗衡,须有人前去接应后方部队。七人中,胡蓉珍是最合适的人选。但团长考虑到胡蓉珍无战斗经验,而家中也只剩一位年迈的奶奶,并不想派她去。但胡蓉珍对团长立下宣言:“我不死,就一定能把部队带来!”团长最终同意了。胡蓉珍坦言,这是她第一次在白天执行任务,连滚带爬最终顺利把部队带来。
听完这段往事,同学们深有感慨,纷纷表示这段历史会永远被铭记在人民心中。70多年前,是他们跨过鸭绿江,用忠诚和热血守护了新生的共和国,守卫了世界和平,胡蓉珍的往事也让同学们回想起自己的军旅生活。
望未来:永不褪色的军魂
访谈尾声,二老也给想要参军的同学们留下了青春寄语——一心向党,为国效力!
半个多世纪以前,二老参军参加抗美援朝,而在半个多世纪以后,年轻一代青年学子也纷纷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青春相逢再次燃起退役军人的奋斗激情,“二次入伍”成为挂在嘴边的口头禅。老兵不朽,薪火相传,这是一场青春与信仰的对话,“面对面”换来了“心连心”。在未来的征途中,青年学子们必定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国效力,筑梦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