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牛苹果丰收季:果农笑开颜
花牛苹果丰收季:果农笑开颜
金秋时节,甘肃省天水市的花牛苹果迎来了大丰收。据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天水市花牛苹果产量达到193万吨,较去年增长21.4%,创下历史新高。全市79万亩花牛苹果果园硕果累累,不仅在国内市场热销,还首次出口马尔代夫等海外市场,展现了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在麦积区伯阳镇韩河村的苹果园里,果农夏访东一家正忙碌地采摘成熟的苹果。他家有10余亩苹果园,以花牛苹果为主,今年预计能带来10万元左右的收入。“今年年景好,雨水充足,花牛苹果丰收了,亩产在6000斤以上,相比往年亩产增长在20%以上。”夏访东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在秦安县郭嘉镇槐庙村,村道两旁家家户户门前都堆满了红艳艳的苹果。“今年是丰收年,果相好、口味好,每家每户都是小型收购点!”村委会副主任李小胜介绍,今年8月中旬苹果进入收购季,截至目前,全村已收购花牛苹果近200万斤。
花牛苹果的丰收不仅让果农们喜上眉梢,也带动了当地就业。在麦积区麦积镇永庆村的苹实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人们正忙着分拣和包装苹果。合作社负责人仙维聪表示,年底的苹果销售旺季来临,日走货量达两到三万斤。今年的市场行情比往年稳定,预计春节前合作社的200多万斤苹果将全部售罄,销售额目前已突破300万元。
为了确保苹果品质,合作社采用了现代化的分选设备。在秦安雪原果品有限责任公司的苹果分选生产流水线上,一颗颗红彤彤的花牛苹果在传输带上翻滚,挨个“拍CT”。“苹果医生”王乐坐在电脑前,认真为每一颗苹果“拍片”。“现代化分选线上,苹果身上的小黑点很容易被影像技术识别,筛选出黑心病、糖度低的劣果,确保客户拿到优果。”王乐说。
天水市苹果产业链的完善也为果品销售提供了有力保障。近年来,天水市围绕产业重点区,全面补齐冷链物流设施短板,累计建成冷链物流设施1020座、储藏能力114万吨,实现了果品周年供应、均衡市场、稳定价格、错峰上市,有效提升了产业增值效益,促进了群众稳定增收。
目前,天水市花牛苹果已销售163.12万吨,富士苹果也达到了67.08万吨,库存状态良好。这不仅反映出天水市在现代农业转型上的努力,更是在促进经济和增加居民收入方面的成功典范。前有育种、栽培,后有销售、电商,由一颗花牛苹果串起的产业链,正在释放巨大的集聚效应。农民教授、苹果“美容师”、苹果经纪人、市场信息收集人……在沟壑连连的黄土高原上,围绕一颗苹果,赚钱的门道越来越多,人们把产业发展好的积极性日益高涨。
如今,花牛苹果的足迹不仅遍布全国大江南北,还屡屡“走”出国门,拥抱海外市场。在天水旺润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闫刚看来,花牛苹果还将迎来更多“首次”:“公司目前接到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订单,花牛苹果很受海外消费者喜爱。”
除了鲜果,花牛苹果还在以更加多元的方式走俏海外市场。天水长城果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当地苹果产业深加工“链主”企业,年可消化苹果原料30多万吨,主要来源是花牛苹果。公司党委组织部部长刘子皓介绍,公司的主导产品浓缩苹果汁主要销往美国、南非、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截至10月底,已收购原料苹果19万吨,销售收入近5亿元。
天水市果业产业化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天水市正在努力实现由果汁单一加工向果蔬脆片、果脯、果粉、果泥等多样化加工转变。截至目前,全市建成果汁、苹果脆片等精深加工企业18个,年加工总量20万吨。这标志着天水苹果产业正朝着多元化、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为当地经济持续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