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日旅游爆买潮下的免税政策困境
赴日旅游爆买潮下的免税政策困境
2024年,日本旅游业迎来前所未有的繁荣。据统计,全年访日外国游客达到3686.99万人次,较上年增长47%,创下历史新高。游客消费额更是突破8万亿日元大关,达到8.139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800亿元),较2023年增长53.4%。其中,中国大陆游客消费额高达1.7335万亿日元,占总额的21.3%,位居各国之首。
然而,这轮旅游热潮也暴露出日本免税政策存在的一些问题。据日本会计检查院调查,2022年度有9人通过滥用免税制度,购买了总计33亿日元的商品,逃避了约3.4亿日元的消费税。这些商品包括高档手表和品牌包等高价值物品,很可能是在日本国内转卖以获取差价。
面对这一情况,日本政府计划对免税制度进行重大调整:
取消免税额度上限:目前游客在同一天内于同一店铺购买消耗品需满5000日元以上且不超过50万日元才能享受免税。新政策将取消这一限制,游客购买一般物品或消耗品均无金额限制。
离境统一退税:改变现行的购物地即时退税模式,改为在离境机场海关进行“事后退税”。游客在购物时需先支付消费税,在离境时通过机场终端机办理退税。
简化包装要求:废除现行的消耗品特殊包装规定,免税商品不再需要使用防破袋密封。
这些改革措施旨在打击免税商品的非法转卖行为,同时简化购物流程,提升游客体验。然而,新制度也可能带来一些挑战。例如,离境退税模式可能会增加游客出境时间和海关人员的工作压力。此外,如何确保商家严格执行新规定,防止逃税现象再次发生,也是日本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
尽管如此,日本政府仍对旅游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日本旅游公司JTB预测,2025年外国游客人数与消费还将继续双创新高,最高有望挑战4020万人次。日本政府的远期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6000万入境游客和15万亿日元的旅游年度消费额。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日本政府不仅需要完善免税政策,还需要解决人手不足、交通拥堵等问题,同时将游客从大城市引导至地方城市,实现旅游收入的均衡分配。这场免税政策的改革,将是决定日本“观光立国”战略能否成功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