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西安“汉服热”背后的文化审美
读懂西安“汉服热”背后的文化审美
在西安,汉服已从旅游景区走进市民日常生活,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日常着装选择。据统计,截至2023年10月,西安汉服相关企业数量达1263家,占全国汉服相关企业总数的23.43%,位居全国第一。汉服不仅是一种服饰,更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礼仪规范,成为年轻人建立生活仪式感、塑造个性形象的新选择。
身着汉服的演员在西安一景区表演节目。新华社发
通过汉服走近历史与传统文化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尤其是汉唐两朝创造的"大汉雄风"和"盛唐气象",至今仍令世人向往。遍布西安的文物古迹、文化遗址以及各类历史文化主题景区,为游客提供了与历史"对话"的窗口。
为了满足游客"梦回汉唐"的愿望,西安很多景区的工作人员穿上了汉服,营造出沉浸式的历史氛围。游客穿上汉服,仿佛穿越回古代,能够更好地感受古代的历史文化氛围。汉服不仅仅是一种服饰,更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象征,反映了人们对历史和文化的热情。
汉服的魅力不仅在于其外观之美,更在于它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礼仪规范。例如,汉服中的宽大袖口象征天道圆融,深衣将上衣下裳合二为一又在腰部分开,体现了对立统一中的和谐有序。汉服上的云纹、龙纹、凤纹等图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是祥瑞的象征,寓意吉祥如意、天下太平。
"穿汉服"成为建立生活仪式感、塑造个性形象的新选择
汉服已从西安旅游景区外溢到市民的日常生活,逐渐成为很多人日常着装的一部分。如今走在西安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身着汉服的青年男女。
汉服爱好者在西安大唐芙蓉园体验"2024长安上巳节"趣味活动。新华社发
生活需要仪式感。汉服是我们的传统服饰,它连接着妆造、礼仪等一整套东西。穿汉服为很多人的生活增添了仪式感,让他们的生活多了一份乐趣和将来值得回忆的片段。比如,西安经常举办汉唐风格的汉服集体成人礼或婚礼,用汉服帮人们标记他们人生中的重要时刻,让他们的成人礼或婚礼有了更多与众不同之处。
汉服消费者主要是大学生等年青人,他们热衷于表达自我和追求个性化。在他们眼中,衣着服饰承载着个性外化的功能。他们希望穿的衣服,不仅紧跟潮流,还能彰显个性。00后青少年的成长,伴随着国风国潮的兴起。汉服是国风国潮文化的代表,又跟人们平时穿的衣服"很不一样"。00后青少年觉得,汉服满足了他们的穿衣需求,因此对汉服十分喜爱。这就可以解释遍布西安大街小巷的"汉服体验馆""写真旅拍店"缘何如此受欢迎。那些"汉服体验馆""写真旅拍店",不仅为客人提供汉服,还配有化妆师,专门为客人盘头梳妆。这在过去看来不可能有需求的服务,如今却深受青少年的欢迎。他们希望借助汉服以及跟汉服有关的妆造,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的美。
汉服里也藏着年轻人的文化表达。绾起传统发髻,画上复古妆容,穿起漂亮的汉服,流传在诗词里、古画中的那种感觉就来了。那种感觉不是别的,是传统文化的韵味。穿汉服不仅仅是一种时尚的穿着方式,更代表着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越来越多的年青人喜欢穿汉服,说明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越来越强烈。
文化自信为彰显汉服之美提供土壤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汉服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的服装"甚至"古装剧演出服",如果有人在日常生活中穿汉服,大概率会被归为"另类人群"。今天,"汉服热"不仅改变了人们对汉服的刻板印象,也为传统服饰在现代社会找到了"用武之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服饰设计、文化旅游以及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切入口。
游客在西安青龙寺遗址景区赏花留影。新华社发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繁荣兴盛的文化。汉服不仅是一种服饰,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汉服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活力的一个表现,也是当代中国人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文化自信不断提升和增强的具体表现。在青少年眼中,"古衣今裳,与时偕行",将汉服穿在身上,就是把"文化自信"穿在身上。
中华文化扎实之根脉、醇厚之积淀,滋养着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创造、新发展,为我们的文化自信打下最深厚的历史根基。作为古都的西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为那里的人们提供了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从这个意义上讲,不是"汉服热"让西安成为"网红城市",倒是西安的文化积淀和悠久历史,为汉服在当地的焕新以及"汉服+"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土壤。
不管怎么说,越来越多的汉服现身大街小巷、融入百姓生活,在客观上加深了人们对中国传统服饰美学的理解,提升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如今,在国际T台秀场上,更多融入新元素、新设计的汉服频频亮相,这意味着汉服正在走出国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走向世界。读懂"汉服热"背后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在传承创新中赓续中华文脉,我们一定能让汉服之美绽放新的光彩。
本文原文来自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