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立春至,春耕忙:60年一遇早立春里的农业新图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立春至,春耕忙:60年一遇早立春里的农业新图景

引用
腾讯
10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01A03VSZ00
2.
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24/0408/c223228-40211262.html
3.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5-02-01/doc-inehxxhe0606022.shtml
4.
http://www.news.cn/local/20250203/79010c180c024b6abc56033247f48abd/c.html
5.
http://www.qinbei.gov.cn/sy/qbyw/t19557093.shtml
6.
http://www.xj.chinanews.com.cn/dizhou/2025-01-25/detail-ihemzqzq6446630.shtml
7.
http://www.qingxiu.gov.cn/yaowen/qxdt/lsgd/2024nqxdt/t5874051.html
8.
https://www.gov.cn/lianbo/fabu/202501/content_6997469.htm
9.
https://www.shucheng.gov.cn/content/article/37728255
10.
https://www.js.gov.cn/art/2025/2/3/art_84347_11483927.html

2025年2月3日22时10分13秒,一个60年一遇的时刻即将到来——立春。这个时间点之所以罕见,是因为它比往常提前了一天,是自1900年以来最为罕见的“早立春”。这种现象在民间被称为“春脖子短”,意味着春季的气候变化将非常大,对农业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这一特殊情况,全国各地的农民们早已行动起来。在广西钦北区,尽管距离立春还有些时日,但田间地头已经是一片繁忙景象。农民们在党员志愿者的带领下,忙着翻地、施肥、育苗,为即将到来的春耕做足准备。据统计,钦北区已储备春耕各类种子54.1万多公斤、化肥1.59万吨、农膜9.1吨、农药115多吨,完成犁耙秧田0.02万亩,浸早稻种子1200公斤,播种秧田20亩,折算大田面积1000多亩。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春耕备播工作呈现出明显的科技化趋势。在黑龙江鹤岗兴安区,一台台无人驾驶的现代化大马力农机,通过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在田间穿梭,进行耙地作业;在湖北枣阳熊集镇后营村,农户熟练地操作着载有100斤肥料的无人植保机在麦地上空来回穿梭,进行施肥作业。据预测,今春全国将有2300多万台(套)拖拉机、耕整地机具、播种机及水稻育插秧机等农机装备投入生产作业。这些先进农机装备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减少了生产成本,也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成为粮食连年丰收的重要保障。

与此同时,农技人员也纷纷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据统计,今年立春以来,全国累计已有近25万名农技人员奔赴田间,开展送技术上门服务,帮助农民解决各种“疑难杂症”。在他们的指导下,许多农民学会了科学种田,不仅减少了化肥使用量,还提高了作物产量。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农民们也开始利用摄影等手段记录自己的生活。在吉林省蛟河市的碾子沟村,100多位女农民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下了农村生活的点点滴滴。她们拍摄的《粘豆包》《迎灶神》等作品不仅在国际摄影大展上获奖,还帮助村里销售了上万斤农产品。这种将艺术与生活相结合的方式,不仅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也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立春不仅是自然节气的更迭,更是农民一年辛勤劳作的开始。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面对“早立春”带来的挑战,农民们正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为一年的丰收打下坚实基础。正如一位农民所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得赶早,得抓紧,得用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