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高发期,眼科医生教你如何预防
青光眼高发期,眼科医生教你如何预防
青光眼是全球首位不可逆致盲性眼病,据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约有2100万青光眼患者,发病率高达2.58%,占全球青光眼患者的四分之一。更令人担忧的是,青光眼具有很强的隐匿性,许多患者在疾病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等到发现时视力已经受到不可逆的损害。
高发人群需警惕
青光眼并非老年人的专利,任何年龄的人都有可能患病。但以下几类人群需要特别警惕:
40岁以上人群:年龄是青光眼的重要风险因素,5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更是高达8%。
有家族史者:青光眼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直系亲属中有青光眼患者,患病风险会显著增加。
高度近视患者:近视度数超过600度的人群,患青光眼的风险比普通人高。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可引起多种眼部并发症,青光眼就是其中之一。
心血管疾病患者:高血压、低血压等心血管问题可能影响眼内血液循环,增加患病风险。
早期症状要留意
青光眼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但以下几点值得警惕:
- 眼睛胀痛、头痛、恶心呕吐
- 视力模糊,尤其是在暗处停留过久后
- 看到灯光周围有彩虹圈(虹视)
- 早晨起床后视力模糊
- 饮水后出现眼胀头痛
- 老花眼出现异常或度数变化快
科学预防是关键
虽然青光眼无法根治,但通过早期发现和科学预防,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延缓视力损害。以下几点预防建议请收好:
定期检查:40岁以上人群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青光眼筛查,高危人群则需遵医嘱增加检查频率。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A、C和B族的食物,如绿叶蔬菜、水果、坚果等。适量补充蜂蜜、绿茶等有益食物。
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用眼,每40分钟休息5-10分钟。不在暗处看手机或电脑,减少视觉疲劳。
控制情绪:避免过度激动或紧张,保持心情舒畅。
合理用药:遵医嘱使用降眼压药物,不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
避免过度饮水:一次性饮水量不超过500毫升,减少眼压升高风险。
适当运动:适度运动有助于降低眼压,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倒立等动作。
专家建议:早发现早治疗
青光眼专科医生强调,虽然青光眼会导致视神经损伤和视野损害,但通过及早发现和科学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具体方案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
青光眼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管理和定期随访。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眼压、视力和视野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可以有效延缓病情进展,保持有用视力。
青光眼虽然可怕,但通过科学预防和及时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关注眼健康,守护光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