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秋冬气温骤降,如何保护你的健康?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秋冬气温骤降,如何保护你的健康?

引用
淘宝网
9
来源
1.
https://bk.taobao.com/k/touyun_125/30f2f20624dbad6e08a00c05e581750b.html
2.
http://news.cri.cn/20250123/5f0dba1f-4879-5ad6-48a1-d69d57c0805d.html
3.
http://www.fuzhou.gov.cn/zgfzzt/swjw/fzwj/jkkp/202112/t20211228_4280147.htm
4.
https://www.ndcpa.gov.cn/jbkzzx/c100009/common/content/content_1864844321057525760.html
5.
https://www.medtrib.cn/post/detail/1ff6c2fc-7108-4112-95d4-bc5fc7d4668f
6.
https://www.energychina.press/cn/article/doi/10.16516/j.ceec.2024-334
7.
https://m.toutiao.com/article/7463761805043647030/
8.
https://youyang.gov.cn/bmjz_sites/bm/wsjkw/zwgk_104134/zfxxgkml/wsjklyjczwgk/fwzn/jkfw/202409/t20240924_13655664.html
9.
https://cdcp.gd.gov.cn/ywdt/jkyw/content/mpost_4452506.html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气温骤降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诸多挑战。从呼吸道感染到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再到关节疼痛等问题,都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本文将详细介绍在气温骤降时如何通过加强保暖措施、均衡饮食与适量运动、关注心血管健康以及心理调适等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健康,让我们共同迎接每一个寒冷但健康的明天。

01

气温骤降为何会影响健康?

当气温突然下降时,人体为了保持核心温度,会启动一系列自我保护机制。首先,血管会收缩以减少热量散失,这会导致血压下降,进而可能引发头晕感。同时,胃肠道的血流也会受到影响,消化功能减弱,容易产生恶心反应。

此外,免疫系统在寒冷环境中会暂时降低,使得身体对病毒和细菌的抵抗力下降。这也是为什么秋冬季节是呼吸道疾病高发期的原因之一。突然降温导致室内外温差增大,人体难以适应这种快速变化的气温,使得呼吸道黏膜容易受到冷空气的刺激,免疫力下降,从而增加感冒、流感、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02

六大防护措施守护健康

面对气温骤降带来的健康挑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六大防护措施:

1. 加强保暖,防止着凉

冬季预防感冒首先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尤其是儿童、老人及身体较弱易发生感冒的群体,要特别关注天气变化,当天气转冷时应及时添加衣被,防寒保暖。外出时特别要注意头、足、背保暖,可以戴帽子、口罩,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再出门。居室内切忌紧闭门窗,要坚持开窗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动。每晚睡前坚持用热水泡脚,可改善体质,预防感冒。

2. 讲究卫生,避免感染

俗话说“病从口入”,饭前便后及外出回来要洗手、睡前刷牙。不食用不卫生的食物。衣被要勤洗勤晒。流感病毒会在人与人的密切接触之间传染,流感流行期间,少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合,必须去时注意戴上口罩防止交叉感染。当家人或者朋友患上流感的时候,不可同用生活用品,例如毛巾、水杯等。

3. 合理饮食,营养均衡

冬季,人们都想到了进补养生,专家提醒,在感冒高发期进补要谨慎,饮食营养要均衡清淡,忌食油腻辛辣刺激之品。冬季日常饮食要遵循三个原则,即通过饮食可起到保温、御寒和防燥的作用。一要注意多补充热源食物,提高机体对低温的耐受力,这样的食物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其中尤其应考虑补充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鸡鸭肉、鸡蛋、鱼、牛奶、豆制品等。二要多补充含蛋氨酸和无机盐的食物,提高机体御寒能力,如芝麻、乳制品、虾皮、海带、叶类蔬菜等。三要多吃富含维生素B2、A、C的食物,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如动物肝脏、豆类、胡萝卜、南瓜、新鲜蔬果等。同时,要多喝水。多喝水可使口腔和鼻腔内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发挥清除细菌、病毒的功能。

4. 增强体质,锻炼先行

俗话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增强体内正气,提高自身免疫力,才不会惧怕病邪的到来。冬季早晨气温低,雾霾相对较重,不适合晨练,可以在家里做一些简单运动,如在室内慢跑、做体操等。气温回升后,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室外锻炼,时间最好是下午三四点,阴天、雪天、大风天不要外出。运动忌大汗,以微微出汗为宜,每次进行半小时左右。长期坚持下去,能强壮体格,保证有充沛的精力去工作和学习。

5. 作息规律,劳逸结合

良好的睡眠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而过度疲劳、熬夜等不良的生活方式则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中医理论认为冬天是“养藏”的季节,在冬天应“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意思是说冬季应早睡晚起,做到避寒保暖,以潜藏阳气和积蓄阴精,还可减少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学生和上班族晚起不可能,要尽量做到早睡,不熬夜,最晚也不要超过晚上11点,每天保证8~10小时睡眠时间,以扶养人体正气,从而增强免疫力抵抗外邪。夜间休息要注意不要以被蒙头睡觉。由于被窝内空气不流畅,加上被窝内空气混浊,如果蒙头睡觉,会使体内氧饱和度下降,次晨起床时会出现头昏脑涨、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记忆衰退等症状。

6. 中医调理,预防为主

中医讲究“冬病夏治、冬病冬防”。所谓“冬病”是指咳嗽、鼻炎、哮喘、体虚易感等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穴位贴敷秉承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念,选用具有辛温、祛寒、通经等功效的药物制成药膏,贴到特定的穴位上,通过药物对穴位的温热刺激,温煦肺经阳气,驱散内伏寒邪,调节脏腑功能,增强抵抗力。达到冬季减少发病次数或减轻发病症状乃至不再发病的目的。

防治感冒,推荐中药茶饮:

  • 葱头姜片药茶:葱头10克,生姜3克,红糖适量加水,煎沸10分钟,取汁趁热饮用,可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畏寒,鼻塞流清涕等症的防治。
  • 板蓝根青叶药茶:取板蓝根、大青叶各50克,野菊花、金银花各30克。同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频服。对预防感冒、呼吸道感染等有较好疗效。
03

特殊人群需要特别关注

对于老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气温骤降时需要更加谨慎:

  • 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在寒冷环境中长时间停留
  • 注意室内温度调节,保持温暖
  • 慢性病患者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如有加重及时就医
  • 运动要适量,避免大汗
  • 饮食上可食用萝卜、梨等润燥食物
  • 外出时要注意防滑防跌倒,特别是老年人

专家建议,对于老年人、儿童和有慢性疾病的人,每年秋冬季提前注射流感疫苗可以减少患感冒的几率。感冒高发季,一旦感冒,要及时到医院诊治,不要拖延待自愈,以免延误病情。

气温骤降是对我们身体的一次考验,但通过科学的防护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应对这一挑战。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用实际行动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共同迎接每一个寒冷但健康的明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