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心理调适小妙招:高存友医生教你应对节后综合征
春节后心理调适小妙招:高存友医生教你应对节后综合征
春节假期结束后,很多人会感到孤独、焦虑甚至压力倍增。上海市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医师高存友指出,这是典型的"节后综合征"表现。从欢聚到繁忙,从轻松到紧张,这个转变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涉及到心理层面的调整。
节后综合征的具体表现
节后综合征的主要症状包括持续存在焦虑、烦恼等负面情绪,严重的还伴有失眠、食欲差、疲乏、血压升高、注意力集中困难等生理症状。具体表现为:
生理不适:春节期间饮食规律可能被打破,生物钟也可能受到影响,导致身体和心理状态的不适应。如出现恶心、失眠、嗜睡、头疼、胃肠道不适等。
情感波动:春节期间与亲友聚会频繁,但结束后,社交骤减,孤独感和失落感会显著增强,可能引发情绪波动,包括情感低落、烦躁不安等。
压力骤增:假期结束后重新回到紧张的工作生活,可能让人感到压力倍增,容易疲劳,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
高存友医生的专业建议
高存友医生提出了一套全面的心理调适方法,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节后的情绪波动和心理压力。
心理层面的调适
接纳自己的情绪:节后出现的情绪反应是正常的,不必过分担忧。这种"正常化"的认知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恐惧和焦虑。
调整预期,逐步恢复工作节奏:不要期望能立即回到高效的工作状态。可以逐步增加工作负荷,给自己足够的适应时间。
设定清晰的目标:制定明确的工作或生活目标,有助于集中注意力并提高效率。可以将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分阶段完成,避免过度压力。
灵活应对变化:认识到工作环境和任务可能与节日期间有所不同。保持灵活性,适应变化,并学会在不同的工作情境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行为层面的调适
恢复健康生活习惯:调整饮食结构,避免大鱼大肉,尽量清淡,每餐宜七分饱,多吃水果蔬菜。同时,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不仅有助于缓解疲劳感和紧张情绪,还能帮助更好地投入工作。每天进行20-30分钟的有氧运动,但要注意运动强度,以运动后疲劳感在10-20分钟内消失为宜。
积极沟通与合作:与同事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分享节日经历,增进团队协作。良好的工作氛围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
重建工作与生活平衡:确保工作间隙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关注身体健康。维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有助于提高整体幸福感和工作动力。
采用有效的压力管理技巧:学习放松技巧、呼吸练习和定期休息,有助于减轻工作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设定个人奖励:为自己设定一些小的任务,如打扫屋子、断舍离、做个工作计划等,并在完成后给予奖励。这有助于激发积极性和提高成就感。
寻求支持帮助:当感到压力过大时,及时向家人、朋友、同事寻求支持。如果长时间处于抑郁情绪中无法自拔,应及时寻求专业的精神心理帮助。
通过科学合理的心理调适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迎接春节后的生活,实现从焦虑到平衡的心理调适。高存友医生强调,这些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帮助人们有效应对节后的情绪波动和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