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的VR创新: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故宫博物院的VR创新: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2024年5月,在福州举办的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上,故宫博物院携多项数字化成果亮相,其中VR御花园体验项目成为全场焦点。这个基于高精度三维数据资源开发的VR项目,不仅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御花园的四季变换,还能通过虚拟现实设备互动体验古建修缮、祭祀等场景,成为现场最受欢迎的数字体验项目之一。
故宫博物院的VR项目远不止于此。在“数字故宫体验专区”,观众还可以通过全景故宫系统,游览覆盖所有开放区域的78处宫殿建筑;在数字多宝阁,12类文物的超高清三维模型让观众可以360度无死角欣赏;在文物对比鉴赏平台,四块超高清联动屏幕让观众可以精细对比分析藏品细节。
这些项目的背后,是故宫博物院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方面的持续投入。目前,数字文物库已累积发布10.4万件套文物的高清影像,并每年以1.5-2万件的增幅持续更新。这些数字化资源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便捷的了解途径,也为文化遗产的永久保存提供了保障。
故宫博物院的VR项目不仅限于展示,更注重教育和体验的结合。例如,在香港01为道教青松小学学生举办的AR体验活动中,学生通过AR技术在故宫内“寻宝”,了解不同展馆内的文物相关资料及背景。这种创新的教育方式,让传统文化以更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在年轻一代面前。
与其他博物馆和文化遗产地相比,故宫博物院的VR应用具有以下特点:
全面性:从全景故宫到数字多宝阁,从VR御花园到文物对比鉴赏,涵盖了展示、教育、研究等多个维度。
高精度:采用高精度3D扫描和建模技术,确保数字内容的高度还原。
互动性:通过VR设备和AR技术,实现与虚拟场景的深度互动。
持续更新:数字资源持续更新,确保内容的时效性和丰富性。
当然,VR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如何平衡技术展示与文化内涵的传达,如何确保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如何解决设备成本和普及度等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VR技术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开辟了新的途径,让更多人能够跨越时空,感受人类文明的瑰宝。
正如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朱鸿文所说,故宫博物院将持续守正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新需求为己任,用好文旅新质生产力,持续提供更加全面、多元、个性化的数字文化资源数据共享服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VR技术将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