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儿童日:少儿频道助力儿童心理健康
世界儿童日:少儿频道助力儿童心理健康
11月20日是世界儿童日,今年的主题是“倾听每个心声,点亮儿童未来”。在这一特殊日子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携手教育部,在四川天府新区第十一学校主办主题活动,通过学生创作的心理健康主题短剧等内容,强调了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体育青少节目中心支持下,总台央视少儿频道制作并播出了系列宣传片,呼吁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近年来,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范围内每7名10—19岁青少年中就有1人患有精神障碍,占该年龄段全球疾病负担的15%。在我国,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容乐观。《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正遭受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全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数据也显示,学生在抑郁、焦虑、学业倦怠、网络成瘾等方面的比例呈现上升趋势。
面对这一挑战,中国政府和相关机构积极行动。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司、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主导,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其他合作伙伴的支持下,开展了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项目。该项目从2021年到2025年在中国十个省市区开展,开发了“青少年心理健康同伴支持工具包”,为同伴支持体系提供技术支持,积极发挥青少年参与作用。此外,项目还制定了“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包”,包含一套标准化的青少年心理健康课程,帮助青少年更好地认知自我,管理情绪,善待自己,感恩他人。
央视少儿频道作为儿童教育的重要平台,也积极投身于儿童心理健康事业。在世界儿童日之际,频道制作并播出了系列宣传片,通过生动的动画和儿童易于理解的语言,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同时,频道还推出了多档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节目,邀请专家和儿童共同参与,探讨如何应对学习压力、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话题。
专家指出,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强调要推动以“教联体”为载体的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旨在为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提供“破解之法”。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发展—预防—干预—促进”全流程的心育环境,实现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提升。
在这个世界儿童日,让我们一起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这不仅是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更是为了构建一个更加包容、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