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若铁路:沙漠里的科技奇迹
和若铁路:沙漠里的科技奇迹
2022年6月,新疆南部的和若铁路正式通车,这条全长825公里的铁路线,不仅结束了和田地区洛浦、策勒、于田、民丰等县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等地不通火车的历史,更为重要的是,它与格库线、南疆线“牵手”,让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线形成闭环,成为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线。
这条铁路的建设堪称现代工程奇迹,建设者们面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恶劣环境,创新性地采用了多项前沿技术,将和若铁路打造成了名副其实的“智慧铁路”。
“以桥代路”巧解风沙难题
和若铁路沿线自然环境恶劣,大部分线路位于风沙和戈壁的荒漠无人区,严重缺水。在风沙特别严重的地段,建设者们采用了“以桥代路”的设计方案,建设了5座“过沙桥”,其中最长的依木拉克特大桥达到8.6公里。这种设计让风沙可以从桥下穿过,有效减少了对线路和列车运行的影响。
首创预制装配式桥墩技术
和若铁路沿线自然环境恶劣,大部分线路位于风沙和戈壁的荒漠无人区,严重缺水,无法满足现场施工及混凝土养护需求。建设者们经过反复研究,在三座特大桥的434个桥墩中应用了装配式桥墩技术,在工厂预制加工好构件运到现场,再进行组装搭建,这种方式被形象地称为“搭积木”。在中国铁路建设中,这种方式也是首次应用。
智能化灌溉系统守护绿色屏障
为了防止风沙侵袭铁路,建设者们在铁路沿线共修建草方格5000万平方米,种植梭梭、红柳、沙棘等植物1300万株,造林面积超过11万亩。为了保障这些植物的成活率,和若铁路应用了智能化农业灌溉系统,共计打井131口,最大深度280米,覆盖面积达11.3510万亩。这套智能系统可以通过手机控制,既可保证植物需水量,又可节约用水。
“千里一根轨”提升运行品质
和若铁路还是新疆境内第一个一次性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最长的铁路。所谓无缝钢轨,是由多条500米长钢轨依次焊接而成。与普通钢轨相比,无缝钢轨消除了大量钢轨接头,因而消解了接头冲击力,减少了噪音污染和线路损害。而且,作为乘客,由于列车在无缝钢轨上的运行更平稳,乘车体验也将更舒适。
和若铁路的建设不仅解决了沙漠施工难题,还提升了工程质量,为世界沙漠铁路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和方案。这条铁路的开通运营,极大地缩短了和田至若羌、库尔勒、乌鲁木齐等地的时空距离。现在,从和田到若羌最快只需11小时26分,从库尔勒到乌鲁木齐也只需17小时50分,而到了乌鲁木齐则仅需24小时23分。这一便捷的交通条件,不仅促进了沿线各族人民群众的出行交流,更为他们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此外,和若铁路还是一条便捷的物流通道。沿线丰富的棉花、核桃、红枣等农产品以及矿产资源,可以通过铁路直通疆外,为新疆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这条被誉为“智慧铁路”的线路,通过一系列科技创新,展现了中国铁路建设的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