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天王星的发现与提丢斯-波德定则:一个跨越百年的天文之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天王星的发现与提丢斯-波德定则:一个跨越百年的天文之谜

引用
百度
18
来源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0196587569092567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8%81%E5%BB%89%C2%B7%E8%B5%AB%E6%AD%87%E5%B0%94/1230526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RVJ9NP05567BBF.html
4.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05681-1422117.html?mobile=1
5.
https://m.jiemian.com/article/12154798.html
6.
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308196594/
7.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19/10/7288840_1131739392.shtml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9%BE%E8%90%A8%E5%85%8B%C2%B7%E7%89%9B%E9%A1%BF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97%E9%9D%9E
1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4%84%E7%BF%B0%C2%B7%E5%BD%BC%E5%BE%97%C2%B7%E5%8F%A4%E6%96%AF%E5%A1%94%E5%A4%AB%C2%B7%E5%8B%92%E7%86%B1%E7%B4%8D%C2%B7%E7%8B%84%E5%88%A9%E5%85%8B%E9%9B%B7
11.
https://assets.msn.cn/content/view/v2/Detail/zh-cn/AA1pIaYj
12.
http://www.msups.com/changde/details.ashx?id=69344
13.
https://m.chazidian.com/d/3-13/2878/
1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F%B2%E8%92%82%E8%8A%AC%C2%B7%E9%9C%8D%E9%87%91
15.
https://apologeticspress.org/%E8%80%B6%E7%A8%A3%E5%9F%BA%E7%9D%A3-%E7%8B%AC%E4%B8%80%E6%97%A0%E4%BA%8C%E7%9A%84%E6%95%91%E4%B8%96%E4%B8%BB%E8%BF%98%E6%98%AF%E5%B9%B3%E5%BA%B8%E7%9A%84%E9%AA%97%E5%AD%90%EF%BC%9F%E7%AC%AC/
1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5%A7%E6%96%AF%E5%8D%A1%C2%B7%E8%BE%9B%E5%BE%B7%E5%8B%92
17.
https://my2.hzlib.net/opac/search?q=Carolin&searchType=standard&isFacet=true&view=standard&rows=10&sortWay=score&sortOrder=desc&f_class1=k&f_curlocal=05000002&searchWay0=marc&logical0=AND&curlibcode=0900
18.
https://www.baike.com/wikiid/7117515574783934758

1766年,德国天文学家约翰·丹尼尔·提丢斯发现了一个惊人的规律:太阳系内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似乎遵循着一个简单的数学序列。他将土星到太阳的距离分为100份,发现水星到太阳的距离为4份,金星为7份,地球为10份,火星为16份,木星为52份,土星为100份。如果将这些数字减去4,再除以10,就会得到一个有趣的序列:0、3、6、12、24、48、96……每个数字都是前一个数字的两倍!

这一发现引起了另一位天文学家约翰·埃勒特·波得的兴趣。1772年,波得将这个规律发展成了一个公式,即著名的“提丢斯-波德定则”。但这个定则也带来了一个谜题:在火星和木星之间,按照定则计算应该有一颗行星,但实际观测中却找不到这颗行星。

这个谜题一直困扰着天文学家,直到1781年,一位业余天文学家的发现改变了这一切。这位天文学家就是威廉·赫歇尔,一个来自德国的音乐家。赫歇尔对天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制望远镜,并在1781年3月13日的夜晚,发现了一颗新的行星——天王星。

天王星的发现不仅增加了太阳系内行星的数量,更令人兴奋的是,它完美地验证了提丢斯-波德定则。按照定则预测,土星外侧应该有一颗行星,其距离太阳的位置恰好符合天王星的实际位置。这一发现让提丢斯-波德定则声名大噪,人们开始相信这一定则揭示了太阳系行星排列的神秘规律。

然而,科学探索永远不会止步于一个发现。1801年,天文学家朱塞佩·皮亚齐在火星木星之间发现了谷神星,随后又发现了其他几颗小行星,这使得提丢斯-波德定则的预测显得有些混乱。更令人困惑的是,1846年海王星的发现,其位置与定则预测的位置相差甚远,这使得人们对这一定则的准确性产生了怀疑。

尽管如此,提丢斯-波德定则在天文学史上仍然具有重要地位。它激发了人们对太阳系结构的深入思考,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正如赫歇尔发现天王星的故事所展示的那样,科学探索往往始于一个简单的观察,经过不断的质疑和验证,最终揭示出自然界的奥秘。

今天,我们知道太阳系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行星的排列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提丢斯-波德定则虽然不能完美解释所有行星的位置,但它作为一个历史性的科学发现,仍然值得我们铭记。它提醒我们,科学探索永无止境,每一个发现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都是通往更深层真理的阶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