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遗址AR技术重现辉煌
圆明园遗址AR技术重现辉煌
2025年1月22日,全球首个以圆明园为主题的3A级画质VR大空间体验项目——《梦回圆明园》在圆明园遗址公园海棠书院正式首发。这个由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授权,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央美术学院圆明园研究中心合作出品的项目,通过1:1数字化复原技术,成功再现了圆明园全盛时期的壮丽景象。
这一创新项目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沉浸式的体验空间,更为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播开辟了新的路径。近年来,圆明园管理处深入挖掘圆明园的文化内涵,借助数字技术的力量,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发展,精心打造了一系列数字文化展示的象征性成果。
圆明园的AR技术应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定点式AR重现
早在2008年国庆期间,王涌天团队就通过“数字圆明园现实增强系统I型”机器,在特定位置投射西洋楼幻影,让游客得以一窥昔日皇家园林的风采。
手持移动AR展示
利用手机等移动设备,结合百度研发的视觉定位与增强服务(VPAS)技术,游客可以从不同角度观看修复后的遗迹。例如,大水法喷泉的动态效果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生动呈现。
头戴式AR眼镜
在横店圆明新园,游客可以通过AR眼镜直观感受历史场景。戴上眼镜,不仅可以看到雍正皇帝观赏喷泉的虚拟画面,甚至还能模拟火烧圆明园的历史瞬间,让历史事件仿佛就在眼前上演。
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游客的游览体验。一位游客在体验后表示:“通过AR技术,我仿佛真的回到了清朝盛世,看到了完整的圆明园。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单纯看遗址和听讲解要直观得多。”
AR技术不仅让文物“活”了起来,更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开辟了新的途径。通过数字化复原,那些已经损毁的建筑和景观得以重现,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这种创新的展示方式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关注和了解历史文化。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AR技术将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正如圆明园管理处副主任李向阳所说:“这是多方携手探索文物活化利用的新模式,项目运用先进的虚拟引擎技术和3D建筑数据,通过1:1数字化复原,成功再现了圆明园全盛时期的壮丽景象,让每一位踏入这个虚拟世界的游客,仿佛要置身于真实辉煌的圆明园,近距离感受其细节之处的精致与魅力,感受中华文化地标的深厚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