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长江大学3D打印技术助力荆州古建修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长江大学3D打印技术助力荆州古建修复

引用
CSDN
11
来源
1.
https://blog.csdn.net/liuzk423/article/details/138162741
2.
https://www.eefocus.com/article/1781853.html
3.
https://news.youth.cn/gn/202407/t20240712_15376048.htm
4.
http://www.cjh.com.cn/article_242_274772.html
5.
http://www.epgujian.com/affgjz/vip_doc/26378157.html
6.
http://m.cnwest.com/szyw/a/2024/07/12/22690415.html
7.
https://m.planning.org.cn/zx_news/16290.htm
8.
https://www.shejijingsai.com/2024/08/1169914.html
9.
https://www.jiandaoyun.com/blog/article/451547/
10.
https://www.autodesk.com.cn/customer-stories/gzpi
11.
https://nanjixiong.com/thread-74465-1-1.html

近日,长江大学研究团队在湖北省荆州市成功实践了古建筑构件的修复工作。通过Autodesk3DsMax软件建立三维虚拟模型并进行精确打印,解决了传统修缮方式的技术难题和高昂成本问题。这项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古建筑修复的精度,还增强了公众对古建筑保护的认识,为我国古建筑保护开辟了新的道路。

01

3D打印技术在古建修复中的应用流程

3D打印技术在古建筑修复中的应用,是一个系统而精细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三维扫描与数据采集:使用高精度的三维扫描设备(如激光扫描仪)获取文物表面的点云数据,这些数据包含丰富的几何和纹理信息。

  1. 数据处理与模型重建:将原始点云数据导入专业软件中进行去噪、拼接等预处理。通过逆向建模软件重构文物的三维模型,并修复缺失部分。

  2. 虚拟修复与分析:基于三维模型对文物进行虚拟修复,同时开展尺寸偏差检测,确保模型精度符合要求。

  3. 3D打印与实体复原:利用3D打印技术将修复后的数字模型转化为实物,实现文物的物理复原。

  1. 展示与研究:数字化模型可用于线上展览或深入研究,既保护了文物本体,又方便了学术交流和公众教育。

这一流程充分体现了科技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不仅为修复和保存提供了新手段,还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02

3D打印技术的优势

与传统修缮方式相比,3D打印技术在古建筑修复中展现出显著优势:

  1. 精度与效率: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高度模块化,对建筑材料的更细致精度控制,大幅提高了工艺效率和质量水平。

  2. 成本控制:通过数字化设计和打印,可以有效减少人工成本和材料浪费,特别是在复杂构件的修复中,优势更为明显。

  3. 技术创新:3D打印技术能够解决传统工艺难以实现的复杂结构问题,为古建筑修复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4. 可持续性:数字化模型可以永久保存,为未来的修复和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价值。

03

荆州古建筑的背景与特点

荆州,这座承载着2800余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见证了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时期的辉煌历史。现存的荆州古城墙,不仅保留了明清时期的砖墙,更在地下叠压着宋朝、五代、两晋乃至三国时期的建筑遗迹。这种历史的层积性,使得荆州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活化石。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珍贵的文物面临着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的双重威胁。传统的修复方法往往依赖于工匠的经验和手工技艺,不仅耗时耗力,而且难以保证修复的精确度。3D打印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新的可能。

长江大学研究团队利用3D打印技术,成功修复了荆州古城墙上的多处损毁构件。通过高精度的三维扫描,他们获取了文物的详细数据,再利用Autodesk3DsMax软件进行虚拟修复和模型优化,最后通过3D打印技术将修复后的模型转化为实物。这种数字化修复方式,不仅大大提高了修复效率,还确保了修复的精确度和文物的完整性。

04

未来展望

3D打印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期待:

  1. 更高的打印精度和更大的打印尺寸,能够满足更大规模文物的修复需求。

  2. 更多的材料选择,使得修复后的文物在质感和色泽上更接近原物。

  3. 更智能的软件系统,能够实现更复杂的结构设计和修复方案。

  4. 更广泛的公众参与,通过数字化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到文物保护中来。

长江大学研究团队在荆州古建修复中的创新实践,不仅展示了3D打印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巨大潜力,也为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古建筑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科技与文化的结合将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开辟更加广阔的道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